下面太监又说些什么话,林延潮分明听到耳里,却无法揣摩其意思。</p>
等到这名太监言道:“皇上召三位辅臣及部院大臣至仁德门。”</p>
林延潮方才定下神,从椅上站起身来道:“知道了,立即让各部院正堂至仁德们,衙门里佐贰官候命,还有两位阁老还有什么主张?”</p>
沈鲤,朱赓也好不到哪里,都是一副心乱如麻的样子。林延潮询问后半响,沈鲤方答道:“还要令衙门里官员不许走漏消息。”</p>
朱赓补充道:“不错,没有允许,一个人也不许走。”</p>
说完之后,林延潮与沈鲤,朱赓二人立即赶往仁德门,片刻之后部院大臣们也没一个怠慢陆续赶到仁德门。</p>
礼部尚书于慎行最先来了,其次是兵部尚书宋应昌等人,等到左都御史温纯到了一阵,最后来得方是吏部尚书李戴。对于李戴的迟到,众人总是习以为常,平日以为是装的,看来倒是错怪他了。</p>
他们一见面即问三位辅臣内廷的情况,但见三位内阁大学士都沉着张脸摇了摇头。</p>
于是众人按照朝班的顺序,在仁德门前等候。</p>
等了一阵,却仍等不到天子召见。</p>
有些官员窃窃私语。</p>
禁宫广场上很是空旷,平日常有疾风,但今日却微风不起,格外反常。</p>
正在这时仁德门一开,但见提督东厂孙暹,英国公张维贤带着众多禁军走了出来。</p>
见英国公张维贤已经在内,林延潮明白别看天子平日重用文官集团,但在这局势过度,政权更替时,天子当然明白抓住抢杠子就是抓住一切的道理。</p>
也难怪为何文官们怎么弹劾这些人也是弹劾不动。</p>
提督东厂孙暹,英国公张维贤走到林延潮面前行礼。</p>
别看英国公张维贤一个月前在林府时,满脸堆笑的样子,现在却是一脸严肃,面无表情。</p>
“林老先生,沈老先生,朱老先生,皇上请你们三人至启祥宫陛见。”</p>
林延潮微微有些犹豫,在这政局不稳的时候,内阁全部入宫?</p>
这些日子虽说他与陈矩,骆思恭保持联络,宫中有什么异变他定会提前知晓,但此刻让他一人步入隔绝内外宫中,着实令他心底有些忐忑。</p>
“可有圣旨?”朱赓笑呵呵地问道。</p>
“回禀朱老先生,皇上传得是口谕。”</p>
犹豫片刻后林延潮道:“还请两位带路吧!”</p>
“次辅!”</p>
众官员脚跟一动,纷纷上前似要提醒什么。</p>
林延潮转过身道:“本辅入宫以后,诸位在此等候,申时前一定回到这里。”</p>
林延潮言下之意若申时没回到这里就……该干嘛干嘛。</p>
“是。”众官员稍稍放心退下。</p>
说完林延潮与沈鲤,朱赓三人一并大步走进仁德门,门后是仁德堂,又名精一堂。</p>
再之后则是养心殿,养心殿是嘉靖年间所建,现在是礼监掌印秉笔之直房,至于殿外房高不过墙的卷棚直房则是宿夜火者所住。</p>
同时宫中膳房也在此。</p>
林延潮三人经养心殿走到一道偏门,即到了启祥门。</p>
启祥门有内外两道。外启祥门并非正门而是在墙角侧开,坐东朝西。而启祥宫的正门则是朝北。</p>
启祥宫是东西六宫中最特殊的,除了嘉靖皇帝生于此宫外,此宫还是西六宫中唯一宫门正门朝北开的宫殿。</p>
正门石坊向北处书写着扁石青地金字圣本肇初,向南处则书元德永衍。</p>
林延潮一路走出但见宫禁森严至极,到了宫门处,太监拿着木棍守着宫门,甚至还需搜身入内。</p>
到了启祥宫后,林延潮三人走至殿门处。</p>
“三位阁老里面请!”提督东厂孙暹,英国公张维贤都是停步。</p>
林延潮回头看了二人一眼,深吸了一口气与沈鲤,朱赓走入殿内。</p>
明间御塌后是一个小围屏,分中左右。</p>
林延潮还记得文华殿那扇屏风。</p>
天子年少时在屏风中数扇画下天下十三省之地图,左数扇书文官职名,右数扇书武官职名,一旦上面的官员有升迁立即更易。</p>
文官那面除了在朝三品以上文臣外,还有几位天子认为才可大用,将来可以提拔的,也写在上面。</p>
而眼前这个小围屏也是如法炮制。</p>
林延潮侧头看到小围屏上细细密密的名字,想到当年自己的名字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文华殿那面屏风上。</p>
想到这里,他不由眼眶一红。</p>
但听西暖阁传来若有若无的抽噎声,林延潮心底一动移步走去,沈鲤,朱赓都紧紧跟在身后。</p>
到了暖阁内,林延潮听见抽噎声正是从杏黄色的帷帐后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