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13章 隐藏的历史(4 / 4)

韩王信对不起大汉在先,被杀而无怨。

淮阴侯却是不一样,功高震主就算了,政治素养和军事能力还成反比。

军事能力有多高,政治素养就有多低。

和那魏老匹夫有得一拼。

最后身死族灭,除了被人主所忌,自身原因亦不可忽视。

“我们南支为赎先祖之罪,效力大汉,多立军功。北支却屡次鼓动北方蛮夷南下,与大汉相争。”

韩龙说到这里,脸上现出愤恨之色,“他们为报家仇,不惜挑起国恨。当年先祖封国旧地,赵,代等地,不知多少百姓之命,坠于涂炭。”

冯永皱起眉头,所谓赵代等地,其实就是现在并州、幽州等地,正是汉胡相争前线。

“幸大汉得天之佑,自孝武皇帝起,兵威降于大漠,胡人日渐臣服,北支其志亦不得伸。“

“谁知王莽之乱时,中原大乱,北支暗通卢芳,又劝说胡人趁机南下,并割并州五郡,扶植卢芳为伪帝。”

“与猪狗何异耶!”冯永终于忍不住地骂了一声。

韩龙听到冯永这话,再次苦笑:“故我们南支亦骂他们实是与牲畜为伍,不配姓韩。”

“至匈奴式微,北支又改辅鲜卑胡王檀石槐,并帮其筹谋吞匈奴旧部,一统北方大漠。汉天子欲与檀石槐和亲,以保边境平安。”

“此事不但被檀石槐一口拒绝,甚至胡人越发频繁南下劫掠,正是因为北支以匈奴与汉家和亲的教训劝说檀石槐之故。”

冯永听了,眉头皱得更深,这韩家北支为了复仇,竟能做出这等事情,当真是泯灭人性。

他想到这里,又问道:“如今鲜卑四分五裂,吾闻唯轲比能其势最大,莫不成又是因为韩家北支之故?”

韩龙点头:“君侯所言甚是。轲比能屡次吞并漠南的小部族,不断壮大其势,欲仿檀石槐,正是有北支的谋划。”

“只是如今北方草原部落星散,故他们还暗中扶持鲜卑别部,以防万一。比如此次出兵的乞伏部,乃是从拓跋部分化而出,而拓跋部……”

韩龙话没说完,冯永就猛地站起身来,失声道:“拓跋部?拓跋力微?可是那个天女送子,无妇家无舅家的拓跋部?”

韩龙没想到冯永对拓跋部的反应这般大,当下就有些惊讶:“君侯亦知拓跋部耶?”

天女之后,代代做首领,最后统一北方,立国北魏。

你说我知不知道?

冯永的身子在哆嗦着。

韩家北支……

你们真够执着的!

冯永已经可以猜想到韩家北支最后的做法。

辅助别人几百年,最后都没能向大汉这个庞然大物复仇成功。

最后干脆再学老祖宗淮阴侯的招牌招式:暗渡陈仓。

天女给你送个儿子,吼不吼啊?

吼啊!

然而还没等他们自己的势力成长起来,汉家却已经等不到他们来复仇了,蜀汉被邓艾一招黑虎掏心,轰然倒下。

汉家没了,所以韩家北支自然就可以履行诺言,重回中原。

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势力,野心也会跟着膨胀,打算在仇人的坟墓上建国。

想着北魏取得天下后,皇室为了汉化的种种措施,简直给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不顾朝野上下的反对,以南征为借口,领二十万大军跑到洛阳,然后借机宣布迁都于此。

迁都后立刻改官制,彻底变成汉家制度。

甚至逼着满朝上下都要改汉姓,说汉话。

为了汉化,连太子都要处死,顺便让一大批不肯汉化的鲜卑贵族陪葬……

冯永想着历史书那一幅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臣跪在马前的插图,有些不寒而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