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苗听了曹志的话,左右看了看。
先帝从洛阳巡到许昌,现在的陛下又从许昌巡至谯县,下一次,会巡到哪里?
(虞太后点了一个赞。)
曹志示意曹苗手里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在当时上奏的。”
“就算他与大将军再怎么不和,也当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若是司马懿亲守洛阳,函谷关未必会失。
曹苗的眼角抽了一下,看了看吱呀吱呀作响的破门板。
“所以大人去世后,最后一任防辅官离任,朝廷就再也没有派人过来。”
曹志没有立刻回答,把早就准备好的《六代论》递了过去,解释道:
但有门路。
曹苗苦笑:
“这奏章,怎么感觉……”
但凡大一点的世家,他都不会选择——这是为了避嫌,也是为了避祸。
小一点的豪强,又没有那个资格。
“我在想,大人与那个人虽有书信往来,但从未见过此人,而且此人还是大魏死敌。”
“老实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曹志摇头:“但这绝对不是大人写的,大人有手所作目录,但凡是大人写过的文章,皆有记载,但此文,我没有在目录中查到。”
就算没有异心,但至少有私心。
曹苗定定地看了曹志一会,笑了笑,终于迈步入内。
“外面不收拾便罢了,里面你也不让人收拾一番。”
“阿兄这几日做好准备,待府上前去打听情况的人回来,你可能就要出发了。”
曹苗一听,脸上顿时就是吃惊之色:
“严叔,是我啊。”
直到洛阳丢失,他都是一直呆在邺城。
此时听到曹志这么一说,他的脸色已是变得难看之极。
而且未必能比得过自己的毛驴。
曹苗有些不太确定,又翻看了一遍。
“文学防辅官是用来防大人的,你我兄弟二人,又没有什么名声,哪值得人家辅佐?”
良久之后,曹志忽然笑道:
“阿兄,你来了。”
“阿兄可是有疑虑?”
“阿兄,大人生前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估计还是要发生了。”
“阿兄,里面请。”
曹苗有些无奈:
但此时听到自己的兄弟亲口说出来,曹苗似乎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看着满客厅的凌乱,一些器具甚至还是西来之物,放到外面,遇到识货的,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再加上这几年在乡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消息渠道也比不过曹志。
记得自己离开时,这个塌口还没这么大呢。
内有曹爽与台中三狗祸乱朝纲,外有司马懿等人自怀私心。
老门房抖抖索索地扶住曹苗的双臂,老泪纵横:
守着关隘都不能阻挡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