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月光之下,刘聪狼狈奔逃。</p>
他不知道身边还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满朝文武是不是都跟上来了。</p>
他只知道跑,跑到一个敌人追不到的地方,喘口气再说。</p>
大败之际,最需要的就是喘息之机啊。</p>
腊月初一下午,刘聪换了两匹马,抵达了解县东北,遇到了前来接应的长乐王刘洋。</p>
刘洋曾当过太傅,乃宗室重臣,本已带着部落抵达关中,放牧于冯翊、上郡之间的山地丘陵中,藩卫帝室。</p>
此番晋军攻伐河东、平阳,他也被迫出山了,带了三千余子弟兵,作为先锋迎接刘聪。</p>
“陛下。”刘洋远远下马,面色悲戚。</p>
刘聪亦下了马。</p>
不知道是精神松懈还是本来身体就不太好了,他只觉一阵头晕,摇摇晃晃,若非左右扶着,他就软倒在地了。</p>
“陛下。”刘洋大惊。</p>
天子不过四十来岁,但气色看起来比他这个年近六十的老人还要不堪。</p>
刘聪摆了摆手,兀自喘着粗气。</p>
众人连忙寻找御辇,可惜,逃了这么远,御辇早不见了。于是从刘洋部队里找了辆马车,粗粗收拾一番后,扶着刘聪躺了上去。</p>
刘聪一把推开了众人,轻轻坐在车厢上,良久之后抬起头,找寻刘洋。</p>
“陛下,臣在。”刘洋匆匆上前。</p>
“刘卿。”刘聪一把拉住他的手,道:“满朝文武伴驾出征,一朝丧败,随我至此者不过二十余人。定有许多人走散了,刘卿速速遣人接应,迟恐为贼兵擒杀。”</p>
“诺。”刘洋应了声,临行之前,忍不住说道:“陛下千万要保重。”</p>
刘聪笑了笑,道:“刘卿但去,朕还要和你把酒言欢,畅谈国事呢。”</p>
刘洋重重点了点头,转身上马离去。</p>
刘聪怔怔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再看了看跟在身边的两三千残兵败将,以及灰头土脸、目光呆滞的朝臣们,只觉胸口一阵发闷,“噗”地一声吐出了鲜血。</p>
“陛下。”司徒马景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p>
“陛下。”亲卫、将官们都围了上来。</p>
“扶朕躺下。”刘聪无力地说了句。</p>
亲卫们在车厢内铺了几层锦缎,小心翼翼地扶刘聪躺了下来。</p>
马车缓缓前行。</p>
“往哪走?军众何人所领?”刘聪有气无力地问道。</p>
“陛下,去蒲坂津。镇北将军刘策统领部众,沿途收拢溃兵。”太保呼延晏上前说道。</p>
刘聪嗯了一声,没再多说,只是眼角隐有泪水溢出。</p>
这一辈子,不知道混的什么!</p>
年少之时,勤学苦练,习得文武艺,在太原王氏引荐下,结识了太常博士朱纪,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学识根基。诸子百家、经史典籍无所不通,扬名一时。</p>
弱冠之龄时,又得太原王氏帮助,至洛阳结交士人,名声愈广。甚至还结识了晋帝司马炽,畅谈乐理,乃至当场谱曲,尽欢而归。</p>
回想起来,那段时光是快乐的。</p>
无忧无虑,终日清谈、饮酒、奏乐、赏舞乃至品尝美人。</p>
那时候有野心吗?没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