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26章 天资愚钝(2 / 3)

可自从那次去了趟长安后,这位年轻人就像是变了个人,从自大直接变成了自卑,整日都觉得自己的学问很差,天赋很差。

面对这位十二三岁就精通韩非子,十六岁的时候已经能与大家们商谈杂家学说的没什么天赋的庸才韩安国,他的好友们都表示沉默。

起初大家还觉得这种变化是好事,那位张狂的年轻人终于学会了收敛。

可大家也没想到,这哥们收敛过头了。

我们这位才子明明强的过分,却实在是太苟了。

极度的自负转变为极度的自卑,他对自己的才能有了很严重的怀疑,梁国人都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位才子,只知道这哥们的学问变得更加恐怖了。

好友们起初还是有些不理解的,可是经历了刚才的那一幕,他们似乎就开始理解了,原来真的是人外有人啊,他们居然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教了怎么治梁国.奇耻大辱啊。

韩安国平复了一下心情,抱着怀里的兵法,认真的说道:“学习的东西越是多,就越是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虽然我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也有报效君王的想法,望与诸君共勉!”

他急忙站起身来,几个好友惊讶的问道:“您要去哪里啊?”

“我不能再浪费时日了,我要回去继续请教那些老师!!”

“老师!不好了!韩安国那厮又来了!!”

一个年轻人慌慌张张的走进了书房,对着正在书写文章的老人讲述道。

老人手里的笔顿时掉落在了地上,眼里竟是惶恐,“什么?!这厮又来了?!”

老人咬着牙,脸上满是懊恼。

“这厮为什么就咬着我不放呢?为什么就不去祸害其他人呢?!”

“就因为他的缘故,我都不敢讲学了他还要这般逼我!”

“不见!不见!告诉他!!我不见!!”

田先生惊慌失措的说着,可还没等他说完话,他面前的那个年轻人无奈的说道:“老师,没用的,他既然来了,是不会走的,若是老师不见他,只怕这人能饿死在门口,您忘了先前他差点跪死在门口吗?”

田先生欲哭无泪,顿时瘫坐在地上。

“让他进来。”

很快,韩安国就出现在了田先生的面前,韩安国的脸色有些苦涩,朝着老师大拜,随即说道:“请老师莫要怪罪,我也不想来惊扰,只是我又有几个地方想不明白,故而前来请教.”

田先生欲言又止,假笑着问道:“为什么不去问问周公,刘公他们呢?”

“唉,弟子愚钝,大概是气到了他们,他们都闭门不见,游学去了远方,不愿意再教导我.也就是老师宅心仁厚,不愿意放弃我。”

我特么是跑的太慢了!

田先生暗骂了一句,随即问道:“好了,你说,你又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老师,这些时日里,我苦读韩非子的书籍,又有了些疑惑的地方,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也就是说,所有政策都是要按着发展而去拟定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是不会停止的,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更是阐述了这种变化不只是存在与天下大政,更是自然的一种变化,黄老也曾说过人要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自然的变化之中存在着大道理,而墨家却认为天下人政跟自然的变化是紧密联系的,我在想,这天下大政的演变跟自然的变化是否也是同一种呢?其中作为治理政务的人对自然和天下大政的认知是否会影响这种进程呢?若是今日的政务”

田先生深吸了一口气。

“你的想法啊你这想法,是因为改制的事情?”

“是啊,都说过去的政策不再适合与当下的国情,因此弟子方才有些疑惑.弟子本以为的改制与贵人口中的改制不同,这是因为我的才能不足,看不到其中的变化还是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的中的变化是不同的呢?”

“我”

田先生的额头上不由得开始滴下汗水。

“那你自己是怎么觉得呢?”

田先生顿时用出了老法宝,反问法。

“弟子觉得,这种变化或许是不可捉摸的,因为变化无穷,因此政策才需要不断的调整,就是为了附和这种变化.但是”

田先生觉得压力越来越大了,支支吾吾的回答了几句,就实在是说不下去了,他当即引用了韩非子的几篇文章,也不管他合不合适,然后就让韩安国自己回去领悟。

韩安国有些无奈,“弟子愚笨,辜负了老师的教诲。”

“其实你并不愚笨啊.你所问的这些东西,说实话,我已经无法回答了,那些人外出游学,也是因为回答不出啊.你这学问在这几年增长的太快,诸多学派都有贯通,这谁还能教你啊.你不要再这般妄自菲薄,你真的很有才能长安那边有考核,你为什么不去参与考核呢?你现在什么都会,去参与那些的考核,绝对能打破记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