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75章、接待二三事(下)(1 / 3)

陈着那边呢,吃完了面,和俞弦发完了信息,这才返回学校。</p>

刚才那点疲惫中滋生的孤独寂寥也早就消失了,创业是自己选的路,前期肯定要亲力亲为,苦一点累一点也是正常的。</p>

回到宿舍以后,陈着理了下思绪,打开电脑联系了邓栀。</p>

陈着要确定一下,他们明天几个人过来,吃饭时有什么忌口。</p>

询问人数是为了确定包厢大小;</p>

至于忌口的话,那就是一种江湖规矩,公务应酬时最好别问“领导你想吃什么?”这类话。</p>

看似好像尊重领导,实际上是把问题抛给了领导。</p>

领导能怎么回答?</p>

只能嘴上说“随便”,心里责怪着你不懂事,所以接待时最合适的问话是“您有什么忌口?”</p>

其实呢,如果提前知道对方的口味,甚至籍贯,那就比较好安排了。</p>

川渝湘南赣西爱吃辣,江浙一带口味稍甜,粤东闽南一带偏淡……总之大概有个数,点菜时就不会出大错。</p>

第三呢,那就是喝酒的问题。</p>

陈着估计对方应该不会喝酒,但是仍然需要和饭店确认,店里有没有中高档的红酒和白酒。</p>

既然按照接待领导的规格来做,那就是这套思维以防万一。</p>

所以,陈着在qq上询问邓栀后天过来的具体时间、有几个人,大家有什么忌口问题……邓栀很快反应过来陈着的意思。</p>

她回道:我们是中午过去,就在你们食堂吃两口就行了,不要去外面的饭店,你创业都没赚到钱,就想着花钱吗?</p>

可能现在的邓栀看待陈着,仍然就像小时候那样,有一种初中生看5、6岁小朋友的感觉,所以语气中带着点教育的口吻。</p>

毕竟一個是大报刊某档栏目的副总编,一个只是在校大学生。</p>

陈着盯着邓栀的回复,其实在食堂吃也可以,不过最好是在饭店。</p>

2007年的大学生创业还很少,所以总会给人一种不太成熟的固有印象,在大学食堂吃可能会加深这种观念。</p>

正式的应酬能够慢慢扭转这种固有印象,让大家觉得“溯回科技”并不是玩玩而已。</p>

陈着回道:其实我们团队里有很多人,不仅仅是我一个,公司经理是中大计算机学院的硕导曾堃教授,他也有意请你们吃顿饭。</p>

陈着以曾堃的名义又邀请一次,这次邓栀就没有拒绝,不过她也很奇怪,陈着不是公司创始人吗?为什么自己不当这个总经理呢?</p>

不过这些问题见面时都能了解清楚,现在也不急于一时。</p>

邓栀就告诉陈着,到时还有两位同事过来,一个是司机,一个是助手,没有忌口就正常的粤东口味就行了。</p>

陈着心中有数,学校附近上点档次的粤菜馆就是海宴楼了。</p>

第二天是20号,上午上完课以后,陈着特意前往这家粤菜馆,和楼面经理表示明天中午要定个订个包厢。</p>

21号是周三,工作日中午的位置并不紧俏,楼面经理问了人数以后,带着陈着来到一间合适的包厢。</p>

陈着推门进去看了看,对装潢颇为满意,然后又看了看菜单和酒水,基本上该有的粤菜种类和红酒白酒也都是一应俱全。</p>

我们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谈事情,所以对于接待来说,“吃饭”就是核心。</p>

细致到位的接待工作,必须要提前到酒店确定一遍,主要是看看装潢、菜品、价格……这些能否让自己满意,万一不满意还有更换的时间。</p>

陈着在海晏楼前台付定金的时候,楼面经理看着陈着年轻,忍不住调侃道:“小伙子你这么重视,难不成是请岳父岳母来这里吃饭?”</p>

“是啊。”</p>

陈着笑着应下,顺势说道:“请岳父母吃饭有没有折扣呢?比如说大学生可以打八折的那种。”</p>

明天中午吃饭的大概有12到15个人,根据海晏楼的标准,即便不点那些进口海鲜,每人也得100左右。</p>

一餐饭干掉一个大学生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对于见多识广的邓栀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一定能够镇住那些还在读书的大学生。</p>

“我们价格已经很低啦,打不到八折啊。”</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