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十六章:县试(下)(2 / 5)

县试没有乡试、会试那般严格,没有单独的房间分开。

考棚多是用树木、茅草临时搭建起来的。

考生人数众多,县学可容不下。

再说县学的生员也要在里面做功课。

好在宛平占了地利之便。

毕竟是京县,缺桌子板凳、日晒雨淋的情况足以避免。

相比之下,云贵、两广的考生就没这条件。

进县城山路难行不说,桌子板凳还要自备

考棚设施不好,天气影响他们考试,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进来时,尚且是鸡鸣、蒙蒙亮。

等到全部程序走完,阳光已经从考棚的木板缝隙斜射进来了。

贾琮肚子叫饥,先吃了个饼子。

这时试帖诗(五言八韵诗)也出来了。

写在牌子上,衙役抬着!

从桌子间的两排过道,来回走一圈,确保每个人都能看到。

“这题目不难,就是难以写出新意。”

“对,这题目我还做过呢,只是以前的老题,不合今日的时尚。”

一众考生们开始窃窃私语,八股文之所以叫时文。

就是时尚之文,不说北明的文笔不符合大楚。

就是去年的也未必符合今年的时尚了。

也就是说,它是随时期而改变。

你要把以前题目相同的文章抄过来。

考官指定会找借口打回去。

秦钟一脸紧张地从前座回望过来。

贾琮报以和煦温暖的微笑,示意他淡定、稳神。

秦钟强自疏通了口气,便也开始充饥、磨墨、思索。

贾琮并不着急,横竖考试时间有几个时辰呢。

他有打腹稿的习惯,边喝水,边暗自琢磨。

这一年多以来。

他可谓经历了八股文式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这种简单的题目,自然做过。

但他有博取名次的雄心,不会照搬照抄。

按照刘知县的文章脾胃,此人不喜欢华丽的铺陈、词藻。

所以他准备在炼字、论证上下功夫。

“咳......不要讨论,肃静!”

马典史双手背后,一副不近人情的表情,道:“县尊大人发话了,科考乃国家抡才大典。

选拔能人异士,胆敢携带夹带、舞弊者。

枷号示众、免除三年考试资格!绝不轻饶!

需要出恭者,提前与衙门差役说

一应规矩,才刚县尊已说过了。”

马典史目不斜视,也不敢与贾琮打招呼、使眼色。

说完规矩后,便颇为严肃地出去。

贾琮正想着:“点,尔何如”,此句是出自《论语》。

是孔子问曾子的志向,啃烂四书的必要性出来了。

曾子的回答必须知道,否则无从下手。

而曾子在此的回答是很飘渺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