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九十六章:乡试开始(6 / 7)

此次癸酉科考。

贾琮的好友周六合、王浩、张冇才皆在。

西路厅五县生员大部分到齐。

不来的是守孝、出事等原因。

右边旁坐的那位仁兄林浩是近视眼。

看不清,便推了推贾琮:“贾神童,此句题目是什么?”

“《中庸》二十六章一篇,卓荦观群书得书字。”

贾琮好心答道,那位仁兄谢过。

规规矩矩地写完一篇八股。

已经过了一个时辰,字数大约五百多。

考试的纸张官府印发,红格纸、十八列。

包括草稿纸也要收回。

试帖诗的作法除了基本原则是颂圣。

十六句从开头到结尾,也是完全按照“八股文模式”来做。

破题、承题直到对比、结尾。

必须紧紧围绕题目“书”字。

那位仁兄再度小声问道:“贾神童,我忘了,书字是什么韵啊?”

古代读书极度不易。

试帖诗、八股四比除了背诵启蒙声律。

还必须记得所有声韵。

贾琮笑笑不语,像看傻子一样。

哥们这是正规考试耶,我能回答你吗?

你想死,可别连累我啊。

那仁兄见此讪讪干笑,不好意思问他了。

贾琮写完试帖诗,正要交卷。

不想这位仁兄不仅近视,还身体木讷。

竟然打翻了贾琮的砚台,墨汁淋湿了一部分纸张。

我草!!!

许久不见的国粹脱口而出,贾琮强忍住想打人的冲动。

时辰已经过了大半,哪里还来得及再写?

贾琮面色不好看,眼神阴沉沉地目视那位仁兄。

仁兄又是尴尬又是愧疚,顿首连拜。

无声地作揖,表示是无心之举。

贾琮直直盯着他,看模样不像是作做。

方才无可奈何叹了口气。

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重新琢磨一会儿。

末尾再加了一首诗

他不能亏待自己,也不能连累为难陈东生。

如果他八股文不过关而被录取。

陈东生可是有性命之忧的。

贾琮前世研究过八股文,虽然说不上精研。

但是今生练习了这么久。

有那些明清两朝的直观印象,个人理解是很深的。

他知道县府院、岁考、科考不像乡会殿极度严格。

只要有脑子,还是能过关的。

旧时启蒙杂句说;“肯花十年苦功夫,考个秀才也不难”。

贾琮有底子、有成先知得思维。

再加上一部分记忆中的模范文供他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