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百章:妙玉(3 / 8)

这种场面,可让府尹大人董安掴威严大增。

“诸位阅卷官也需防范呐,防微杜渐。

这誊录、对读,马虎不得。”

董安掴尊敬地朝北抱拳拱手,又忽然笑呵呵道。

“科考乃国家抡才大典,我等尽量杜绝差错,才不负于皇恩!”

“董府尹说得是,我等先去取第一场墨卷。

但有违反,绝不姑息。”

外帘官们打着官腔,告辞。

外帘是墨卷存放处,乡试阅卷。

不是考生的亲笔手迹。

必须经过誊录、对读。

如此内帘官看笔迹,万万不会看出考生是谁。

外帘,某间誊录室。

李书吏常年在西城御史衙门办公书文。

誊录的字迹清秀,一经他手。

上百考生的书法都一模一样了。

待得找到并且誊录完贾琮的墨卷。

李书吏摸摸墨卷糊名处的浆糊。

他并不知道这一份是不是贾琮的。

从袖中拿出一份山海书社印发的馆阁体稿子。

微微对照。

他才敢肯定这份卷子一定是贾琮的,也是钱大人吩咐的那份。

前后左右地看看。

一屋子的誊录、对读人员,悄无声息地忙工作。

李书吏迟疑了一会儿,笔尖轻轻地写上号数:贰贰壹。

一个对读人员过来检查,乡试第一场墨卷。

按府来分。

李书吏“巧合”地分到了顺天府宛平县誊录。

那对读人员是墨卷审核的第二关。

他先逐字逐句地看看贾琮的墨卷。

再看李书吏誊录的朱卷,一字不差。

不过多了编号而已。

那对读闲聊道:“咱天子脚下果然出大家。

八股我不怎么懂,不过墨卷的这一手字。

比你我好多了。”

李书吏擦擦额头汗水,还好这对读不知端倪。

松了口气道:“那是,人家毕竟是秀才。

你我不过会写几个字罢了。”

八月十三。

乡试第二场出场。

八月十四。

第三场进场。

八月十五,命题出来。

第三场考三篇时事政治策论。

与此同时。

外帘的第一场墨卷誊录、对读完毕。

在董安掴派兵巡视下,外帘官进飞虹桥。

移送内帘官,全程交接。

不说一句话,外帘官退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