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一百一十七章:贾景之初进大观园

第一百一十七章:贾景之初进大观园(2 / 6)

姐妹们被这番话逗笑,李纨也趁势附和。

唯独贾宝玉有些大煞风趣,侃侃而谈道:“举人牌坊,哪有大观园的大?

这座园子的主楼,是去年建成的匾额是‘天仙宝境’。

大观楼门前的石牌坊,那么大那么宽呢。

里面尚有两座配殿,真真是个人间仙境。”

贾母欣慰地看向宝玉,慈祥笑道:“我们家虽是公爵难继,到底皇恩浩荡。

出了一位贵妃娘娘,自是比几个进士都要荣耀了。”

王熙凤跟着出声奉承,心中暗叫快意。

一大家子人在场,贾琮反倒成了路人。

丙子七月末。

贾琮从安定门内国子监大街骑马回来。

绕了一大圈,到宁荣街时。

他不进正门,左拐一里地到了族学。

堂外林荫郁郁,秋蝉的聒噪声阵阵。

贾琮便坐下石墩瞻观,看向窗内,听他们读书。

这时代的启蒙教育不像现代,分出年级,齐头并进。

不管人的学习进度跟上跟不上。

古时族学、社学、私塾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每天每人朗读的内容不尽相同。

进度慢的、年龄小的,还在读;

《神童诗》《声律启蒙》《七言杂字》《五言杂字》。

快一点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其中四书的《孟子》字数最多,往往最后才学。

中午的读书声就哇啦哇啦的,汉语是音节词。

背那些平仄相对的杂字、启蒙。

是对对子、八股的基本功,八股的第一步。

就是要学会对对子!

这种从小的启蒙培养。

让古人从小对汉语古文的运用,就深入骨髓。

当然和今人一样,都是要一步步来。

没有生而知之者。

“琮三爷的国子学过了?

那就能派送乡试了。

这秀才也是不保险,县学进学年年岁考。

国子监优贡也要考试,竹纸都堆了一大摞了......”

铁牛百无聊赖地说道。

“过了,国子学就考《毛诗》制艺几篇。

默写几篇,律学、算学、书学各几篇。

不考四书,八月初就进贡院了......”

贾琮面色有些疲倦,随意说道。

去了国子监修道堂,博士大人还警告了他一顿。

还好他私下送了点琥珀珍珠。

不然博士大人还不想让他过。

毕竟他一个在籍贡生,几年在外晃荡也不回来听课。

曹达华打了个饱嗝,样子傻乎乎的。

“可别又出什么幺蛾子,这乡试也是麻烦多。

怪不得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亲临。

还要派一队又一队的官兵巡逻、护卫、监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