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凤祥文章无差错,取中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然而,究竟取第几名?
这是个很费脑筋的难题。
豫亲王府长府官雒仁。
也是陕西榆林人和陈东生是同乡、同年。
过从甚密,在地域上。
汪应沅一致被认为是;“陕西三秦的代言人”。
就算他不愿意,他也是。
而这位风头不小的“大楚第一神童”贾琮。
已经是公开的陈东生门生,未来暗中为豫亲王摇旗呐喊。
是可以预见的!
特别是陈东生不仅是他院试座师。
还是他科考、入国子监、乡试诗经题的铺路人。
在这样的抉择之下。
汪应沅双手安之若素地放在大红绯袍覆盖的膝上。
皱眉问道:“本阁部近来听闻一桩逸事,戴公公喜欢风雅。
欲求柳采薇字画,那柳采薇在江南名气不小。
大有秦淮遗风,诸位可听闻此事?”
阁部一词是六部堂官兼任内阁辅臣的称呼。
如黄淮,兵部尚书兼大学士,人称“黄阁部”。
采薇二字。
则是柳采薇的表字,不是名。
“这个.......”
几个房官闻言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且不说此事真实与否,就算是真的。
堂堂内阁辅臣,在神圣公正的贡院内帘。
哪有谈这些风花雪月的?
这不是有辱斯文么?
房官之一的吏科都给事中罗敏发言道。
“汪阁老,此时谈秦淮逸事。
恐怕不合适?”
六科老大就有这个底气。
虽然只是七品却是和尚书平起平坐的。
首辅也能弹劾。
很多时候他们是辅臣的枪。
但是科道官抓起笔杆子喷人,那真是不要命的。
“罗给事以为有何不可?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你家也有几房小妾?
京师风月场所不少,你没去过?”
陈东生为汪应沅挽回脸面:“汪阁老,这事我听说过,属实。
柳采薇写的正是《诗经》中《硕鼠》一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盛赞戴公公的公忠体国、为民请命......”
罗敏脸色一黑。
他是都察院的科道官,陈东生现任何职?
左副都御使!
顶头上司啊!
人家能左右自己的前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