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百二十二章:妻与妾,新仇旧账(5 / 6)

不过士宦家的女人也不能说一点自由都没有。

她们在外的自由。

其一;是伴随官员上任,跟随旅途。

其二;是在出版业方面,可以有所突破。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在封建社会。

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

一方面朝廷训导、程朱理学这样要求她们。

另一方面。

女人必须有的规矩礼数又不得不使她们学习诗书。

既然学习了诗书,女子无才便是德。

那就是一句空话了。

贾琮这么做。

还有一点作用就是,这些女人闷在大观园。

能为她们打开一定的视野,好处总是多于坏处。

像林妹妹,说白了就是资深抑郁症患者。

不能自拔的女文青。

而大观园的事情呢

对贾琮来说都说不上事了。

无关乎男子主义还是女权主义。

跟外界的许多事情比起来,家事自然是小儿科。

当然,贾琮对女权主义也不支持。

当初研究红楼,看《红楼梦靥》。

张爱玲的女权思想就很重。

不是看不起女性,政治舞台,几乎都是男人的。

女人玩政治,容易感性,像慈禧大妈就是例子。

好不容易来到封建社会,享受一把三妻四妾。

贾琮怎么能支持女权呢?

一行人进荣庆堂,把这话说予贾母。

贾母当场便反对:“不成,我们是诗礼簪缨之族,怎能自毁名声?”

“琮哥儿,几年前你还知道,凤丫头印子钱那件事。

毕竟不光彩,如今贵妃深受宠幸。

怎么能轻易让女儿闺名外传?

这不是有辱门楣吗?啊?”

贾家还有门楣吗?

贾珍、贾蓉、贾赦、贾琏做的那些事也不见你怎么说啊。

贾琮心里腹诽,坐在荣庆堂下首,斟酌措辞道。

“老太太,刊刻出版和闺名外传。

完全是两回事。”

“把姐妹们的诗书刊刻,为何一定要用闺名?

此其一;两位姐姐、一位妹妹、珠大嫂子、宝二哥。

不都是有一个号吗?

蘅芜君、潇湘妃子、稻香老农、怡红公子。

秋爽居士、菱洲、藕榭,刊刻外出。

不需要署名闺中姓名,读者也不知作者姓甚名谁。

如此一来。

对女儿家的名声,有何烦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