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卑职就是这么回电的!”
“嗯,很好!”武藤信义点了点头,手上的电文翻到了小矶国昭给他发来的请示电文,内容居然是提出了更改热河作战计划,其实也不算是更改,只是按照原定计划,攻击开鲁和赤峰的作战出现了偏差,如果按照作战计划,就必须马上予以补救!
武藤信义犹豫了,小矶国昭站在计划的角度提出重新部署,这无可非议,可他必须站在计划之上考虑,他才是这个计划的制定者,而小矶国昭不过是个实施者!
如果不出现意外,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可一旦出现计划外的情况,两者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调整部署,能不能攻占开鲁、赤峰,武藤信义心里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如果现在守赤峰和开鲁的是东北军,他绝对相信关东军有这个能力在短时间内拿下这两座城池,但是现在换成了老对手东抗!
一连串的失败让武藤信义也怀疑,关东军能否战胜东抗?
小矶国昭的计划是,调第六师团主力北上,让混成十四旅团和混成三十三旅团组成一支联军继续围攻平泉、宽城等地,拖住热河守军以及从关内赶来的驰援的东北军各部。
第八师团任务不变,同时调集关东军飞行队参与进攻,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开鲁、赤峰,拿下热河的北大门。
从情报上看,东抗似乎正在积极布局西进策略,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关东军可以容忍北满落入东抗之手,但绝对不能允许东抗染指热河、内蒙,那会对关东军的战略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按照日本内阁解决满蒙事务大纲,满蒙是连在一起解决的,先解决了满蒙,将他们从中国领土上分裂出去,经营扎实后,在图谋华北,按照这个战略规划,关东军是决不允许有人在他们之前插手内蒙的。
基于这样的利益考虑,武藤信义决不允许看到东抗染指热河,而从关东军的现状看。士气低落。萎靡不振的关东军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鼓舞和提振士气。
这个胜利就是攻占热河。最重要的是占领热河省会承德,所以在热河作战计划中,占领承德为实现的最终目标。
攻占开鲁、赤峰是热河作战计划当中关键和阶段性的目标,也很有必要性,但现在看来,这个阶段性的目标似乎要延迟一下才能实现,具体时间并不准确。
而攻占承德这样一个最终目标却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旦攻占承德。必然会给防守的热河守军以及支那方面以重创,也会极大的鼓舞了关东军。
而且支那人已经放出了有关骑兵第四旅团战败的消息,关东军就更需要一场胜利了!
一场巨大的胜利会让他有借口去堵住国内那些人的嘴,也有利于自己的热河作战计划继续下去!
国内迟迟看不到胜利,也会动摇对自己支持的决心,为了这个,武藤信义也不能轻易的改变现在的攻击计划!
军事是服务于政治的,这一点几乎是不变的整理,战争不可能天天存在,而政治则需要贯彻始终!
陆山与英若愚也在讨论日军接下来会如何应变。会不会改变作战计划,转而将主力北移动。全力对付东抗呢?
可能性是有的,但不大,也取决于战场的形势变化!
陆山认为关东军如果要改变作战计划,有两种情况,第一,东抗击败北线日军,全面南下,具体就是,进攻赤峰的日军被击败,洮南守军被全歼,东抗主力南下通辽,日军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因为通辽是辽西非常重要的交通咽喉,日军在通辽修筑了军用机场,部署重兵,第二,日军占领承德以及长城以北大部,歼灭或者击溃了入关支援的东北军,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自己了!
第一种情况,只要东抗自己不作出威胁通辽的动作,日军应该不会改变作战计划,洮南如今还在被困当中,目前给关东军的假象看,至少还能撑上一段时间。
第二种情况,那就是东抗不能够控制的,希望热河守军可以撑的时间长一点儿,别像历史上那么窝囊,但陆山又感觉到希望不大!
开鲁大捷必然会刺激日军,只要日军不改变作战计划,热河守军和关内的东北援军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如果要帮助热河守军,那么东抗现在就要动手,迫使日军改变作战计划,这样压力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但这对赤峰守军来说,没有了准备的时间,伤亡和能否坚守就是不可预估的。
而赤峰一旦失守,东抗的西进战略必然会受到重大挫折,而东抗就算牺牲自己,汤玉麟和张汉卿也不会感激自己,日军最终还会占领承德!
说实话,东抗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只能控制开鲁、赤峰等地区,要是有机会占领承德,他也不会如此纠结了!
这个忙自己帮了,吃亏太大,而且还会令自身蒙受巨大的损失,不帮,日军必然会很快占领承德,历史部分重演。
不帮也有自己的理由,帮也有帮的理由,眼睁睁的看着国土沦丧,有能力帮一把,却站在一边不伸手拉一把,这是不是太过冷血了?
陆山心里也很为难,理智与感情之间,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但这个选择是很难的!
扪心自问,他有能力阻止日军占领承德吗?
有,还是没有?
最终的答案,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