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可荣扶住她的手,好半晌,问,“你笑完了吗?可以请我进屋了吗?”
欧阳晴一边哈哈连声一边点头道歉一边开门往里请,非常忙乱。
“请请请——贵人踏贱地,折煞学妹我也——家里太乱了不好意思——我这里前店后宅,跟你的国际化五星级超级豪华大诊所是没得比了——见谅见谅——尤其昨天刚办了15个小朋友的聚会,家里乱到爆炸——对不起,麻烦你把沙发上那个皮球拿开,请坐下吧,好歹那也是我家最贵的家什——大江哥你想喝点什么——好吧问了也是白问,除了纯水我也没什么别的了——咖啡豆刚用完还没填货——还有喂!你结婚居然不请我喝喜酒——好过分——你居然不请我耶——是我耶——莫非你怕我像一切小姑子那样刁难新娘子——听说新娘子还是超级大明星,美若天仙——啧啧,被你藏起来——”
江可荣静静进屋,静静坐下,静静听她讲完这一大堆,才扬一扬眉头,“我可以说几句吗?”
欧阳晴递一瓶瓶装水给他,仰头喝一口自己手里的,眨一只眼,“请说。”
“首先我不是‘贵’人,我收费很‘贵’倒是真的;其次如果我没看走眼,沙发对面这一对太师椅才是你家真正最贵的家什;再次我很喜欢石库门房子也爱喝纯水你不必介意;最后,我的新娘不是明星,她只是常为明星化妆而已。”
欧阳晴扬起额角,“哗,大江哥,你现在和念书时候完全不一样哎?判若两人啊!你的幽默感!你的机智!你的清晰条理!”
江可荣微微欠一欠身,“谢谢你夸奖大学时代的我无趣蠢钝兼混乱。”
欧阳晴小手乱挥,“我没有这个意思——”
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双眼圆瞪,问,“对了,你找我有事吗?”
江可荣叹口气,“我以为我们半小时前就应该谈到这个问题。”
欧阳晴撅起嘴,“谁叫你一直逗我笑。”
她自己坐到他对面的太师椅上。最贵的家什吗?不知道。她只知道这是家里祖传的,妈妈曾经说过什么明代啦状元啦翰林啦,她没记住,也没兴趣记住。
曾经她和一个博古通今的闺蜜聊起汉文化和红楼梦,好悬没被一顿调笑。文史是她死穴。
至于这物事是不是更贵的、价值几何,她更没有头绪了。因为不缺祖荫,她可以不计回报的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直以来都幸福满满。
她对什么感兴趣?她只对人感兴趣。更准确地说,她只对小朋友的心理学感兴趣。
令每一个小朋友开心的生活,令每一个小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愉悦,就是她喜欢中之最喜欢的事情。
即便小刘的缺席,也不能算是她生命中的缺憾。他会来找她的,她对此很自信。
可是现在,她仔细观察学长的脸,暂且把小刘搁置。不对,江可荣同学从念书开始,虽不至于“无趣蠢钝兼混乱”,但其稳重严肃全系皆知,轻易没人敢跟他开玩笑。
唯有整天嘻嘻哈哈的欧阳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惹他,可说来也奇怪,他对她倒是很温柔。
“吵死了你!”这是那会儿他最喜欢说的话,眉头皱紧。可是他不讨厌她,她知道。
他借给常常逃课的欧阳晴上课笔记,帮她订各种票,带她晨跑,甚至帮她考试作弊。
也许他有个性情类似的妹妹?所以他愿意像对待妹妹那样对她?
她回忆着往事,观察着“大江哥”。从刚刚开始,江可荣就一直在沉吟,以他的深思熟虑、和来此之前的若干考量,居然还会在这当口犹疑,恐怕是很大事件。欧阳晴呱噪的毛病,只有在面对严肃问题的时候能够遏止得住。
她安静下来,单等他开口。
再过半晌,江可荣终于抬头看她,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小晴,我们先来温习一下功课。”
“哈?!”欧阳晴差点从太师椅上跌下来,“你在搞笑吗?小心我降龙十八掌伺候你!”
江可荣没有回答,面色严峻。
“你说真的?”欧阳晴疑惑。
“我说真的。”
“为什么?”
“因为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我必须知道你的专业度到了什么程度。”他严肃得不容拒绝,“你先告诉我,心理学研究的五大流派是什么。”
欧阳晴仍然游离在他的问题之外,一迭声表示愤怒,“大江哥,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我又为什么要回答?”
江可荣没好气,“因为很重要。”
欧阳晴叹口气。她知道自己有些怪脾气。对对她好的人,她很任性;对对她硬绷绷的人,她反而比较乖巧。这就是所谓犯贱,或者欺弱怕强,心理学叫做斯德哥尔摩情结。
当下她扁扁嘴,乖乖坐好,回答道,“好吧。如果我没有记错,分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
她说完,看江可荣一脸不置可否和“然后呢”的表情,无奈,挠了挠头,继续道,“第一类,也是相对比较古典的一类——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的弗洛伊德。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上叶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江可荣听到这里,轻轻鼓掌,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欧阳晴只得继续,“第二类,行为主义心理学,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霍布森。这一学派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他们认为这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他们也更倾向于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这引起了不少传统心理学家的非难与反对。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心理学家不研究心理,还配叫心理学家吗?”
江可荣像是一半满意她的专业度,一半为她减轻掉书包的负担,终于主动给她接下去说,“第三类,所谓认知心理学,则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出版著作后,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
“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
“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