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百八十四 接头(2 / 5)

跟欧阳辉一样,听到孟聚的召唤,许龙也是一路小跑过来的他喘着气问:“镇督大人听说您有事找我?”

许龙显得有点紧张,军情处是个冷门衙门,不象廉清处那样经常有机会见镇督,听到孟聚突然召见,许龙还真有点担心,莫非是我们最近捅了什么漏子被镇督现了?

孟聚劈头就问:“许督察,军情处那边可有边军易小刀的档案?”

“易小刀?横刀旅的易旅帅?”

“对,就是他。”

知道孟聚不是来找麻烦的,许龙大大松了口气口他说:“大人我们有的。镇督大人,对于边军的重要将领,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多方收集,努力做到”

孟聚很不客气的打断他:“有就可以了!许督察,易小刀是东平军方的重要人物,重要性仅次于元义康。倘若这样的重将你们都没有做好档案和资料收集,那我就要问你们军情处是干什么的了!”

被镇督当头棒喝,许龙顿时蔫了下来,他不敢再啰嗦,老老实实回去拿了易小刀的档案过来。

孟聚道声:“行了你回去吧。”挥手让他走人。

出门时候许龙回头望了孟聚几眼,一副欲言又止的哀怨眼神,孟聚只装没看到,于是他只好很不甘心地走了。

人与人相处真的要讲缘分,第一印象往往就决定了对一个人的观感。孟聚对许龙的第一印象就不好,那天宴会上许龙扮出一幅忠于前任镇督的耿直样子,这让孟聚很是恼火,仿佛对叶迦南的思念被人亵渎了一般。

老子的心思也是你们能随便揣摩的吗?

拍不拍马屁,或者马屁拍得笨点,孟聚只会一笑置之——身为上位者,这点雅量该有的。部下揣摩上司的心情这也是人之常情,但部下工于心计地算计上司,然后假扮束投其所好,这就犯了大忌,这其中分寸的把握非常微妙。

易小刀的档案不多,总共也就几页,孟聚很快看完了。

按履历的说法,易小刀与孟聚一般,也是土生土长的洛京人。

易小刀的父亲易方雄,洛京人士,当年曾是拓跋雄的部将。十五年前在一次南唐鹰侯对拓跋雄的刺杀事件中,为了保护拓跋雄,易方雄用身体为拓跋雄挡住了鹰侯刺客的箭矢,当场遇害。

拓跋雄虽然是一代枭雄,但对忠心的日部还是很念旧情的。他收养了十一岁的易小刀,供养他伙食和读书。

当拓跋雄来北疆上任时,易小刀也投入了北疆边军。因为拓跋雄的关照,也因为他自身能力出众,易小刀在边军系统里晋升迅很快,从伍正积功升到了旅帅,成为了北疆边军系统里一颗迅崛起的明星。

但与天怨人怒的申屠绝不同,易小刀不但善于立功也懂得做人。他能说会道,善于交际,交游广阔与边军同僚和地方官府甚至洛京的京官都有不少朋友,在边军系统内的名声很好,可谓人见人爱人见人夸”,虽然有人觉得他太油滑奸诈了,但真要说出他有哪不是的地方,却又找不出来。

在部下们心目中,易小刀也是个可亲可敬的长官。与那此严酷又贪婪的军头们不同,易小刀体恤部下爱护士兵,从不克扣部下军饷。他从不摆架子,与部众嬉戏打闹成一片,言笑无忌深得部下拥戴,部队凝聚力高,战力甚强。

易小刀治军虽然松懈,但他部队军誉一向不错,很少对地方滋事,当然倘若真的对地方秋害无犯的话那就不是大魏朝的军队了,向地方上勒饷助饷之类的事肯定是有的,不过比起其他部队来易小刀的兵要觇矩得多。

档案里还记录了一件事,有一次易小刀便装在小酒馆里喝酒不知怎的跟当地的地痞起了冲突。易小刀当场脱了衣裳光着膀子提着板凳大呼小叫地冲上去但本事又不济被人揍了个鼻青脸肿。

事后地痞的老大知道自己打了一员旅帅,他吓坏了,辗转托人向易小刀求情说愿意赔偿易旅帅银子。

易小刀只是一笑置之说:“一帮酒鬼打架屁大的事过了就过了还提来作甚。”这种宽宏气度让孟聚也很佩服。

但金无足赤,易小刀也是有缺陷的。档案里记载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曾给过易小刀一次处分原因是“酗酒放荡言行无状有失官威”原因是易小刀领着一帮纨绔同伴去逛青楼,他喝得过头了大白日里就在青楼大堂里一伙人还有十几个婊子脱光衣服嬉戏耍闹,还把旅帅的官袍借了给婊子穿然后公然宣淫,闹得很不像话,连同来的将官都看不下去了掩面而去。

这事惹起轩然大波,监察御史的弹劾声接连震天,最后闹到六镇都督府都出面了,拓跋雄轻描淡写地说:“年轻人是荒唐了点,是要好好教导才行。”事情这才不了了之。

清廉,爱兵如子的优秀将领,油滑的官场老手和走马章台的纨绔浪荡子,孟聚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人居然能混杂了这么复杂的特征。这易小刀也太有个性了,倘若没有拓跋雄在身后庇护,北魏严酷的道德体制早把他给轰成渣了,哪还容得他出头。

在看档案之前孟聚已有了七八成把握易小刀就是那位神秘的破军星鹰侯了,但看完档案他又开始动摇了,易小刀出身边军将领世家,他与拓跋雄的关系实在太密切,父子两代都是拓跋雄的亲信,属于死忠的北魏将官家族,从履历来看,他无论如何不可能跟南唐鹰侯扯上关系的。

孟聚很怀疑了余书剑会不会弄错了?自己若听信一个疯子的话那自己不是更疯?

但易小刀和易先生他们两个都是姓易的这倒是件巧事了。

孟聚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在这里揣测易小刀的身份,易小刀那边会不会也在猜测自己的身份。他知不知道自己是南唐的鹰侯呢?

念及于此孟聚不禁苦笑连连。好在他探询破军星的身份,只是纯粹出于好奇,也没有打破砂锅追到底的打算。这样大家不相认倒是对彼此最好的。

孟聚把灭口案的呈文递上去不到半个月,东陵卫总署的回复就回来了。回复函是以白无沙的口吻写的,语气很严厉说总署对这件丰感到很愤怒。堂堂一省陵署竟然任由南唐鹰侯进出自由,堂而皇之地杀人灭口,朝廷和东陵卫的威严何存。东平陵卫上下懈怠公务竟至于此,总署十分震惊。

在函里白无沙要求东平陵卫做好三件事:一是加紧追查逃逸的凶犯,二是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三是对此事下达封口令,不许外传。

收到回复,孟聚顿时松了口气。白无沙只是刮了自己一顿,并没有实质的惩罚措施善,后事也是由自己处置,而不是总署派员过来,这说明白无沙时自己的器重并没有变化。倒是白无沙要求封锁秘密,这让孟聚感觉有点好笑。这位总镇大人实在是个很爱面子又护短的人,东陵卫内部的过失他不愿外界知道。

,以免被人笑话”

既然由孟镇督来负责善后,那自然是雷声大,雨声小。除了一个倒霉的李明华被免职,其他人都没受什么处分。李明华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捅了那么大漏子,他不被坐牢已经是孟聚手下留情了。他也知道孟聚一直看自己不顺眼,换了个手辣点的镇督借着总署责问的势头,顺手把自己打下大牢也是常有的。

二月十五日一封帖子送到了陵署东平都督府,邀请孟镇督前去参加协调会议的。

“协调会议?”孟聚问欧阳辉,“这是干什么的?”

欧阳辉给上司解释,所谓协调会议,其实就是各部队之间纣纷冲突的谈判会。东平行省辖内军队众多,既有直属六镇大都督府的边军野战部队,又有东平本地的守备队,现在又加上了孟聚新组建的陵卫部队。这么多不同系统的兵马汇集在同一城内,摩擦是少不了的事,打架斗殴等小规丨模冲突更是三天两头的家常便饭。

这种事出得多了大佬们也不胜其烦。若是没死人的斗殴,大佬们也懒得理会,谁拳头大谁就有理了。但倘若是闹出了人命,大佬们就得慎重点对待了,倘若一方死了人另一方没死,那没什么好说不管一七二十一,杀人偿命好了。但倘若是两边都死人了那是非曲直就难说了。这时候就需要大佬们坐下来好好谈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用系统啊 独立根据地 大萌主 道士闯韩娱 九玄破天 签到系统藏道书院 幻想乡的一己之见 真道纵横 佣兵小子 灵案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