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68章 超长待机司马懿(3 / 7)

“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魏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不一不可信任。”

“但曹叡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

“诸葛亮暗中与之联络,但为了早些让孟达反叛,知道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有矛盾后,便派人到申仪处诈降,并有意泄露孟达将要反叛的事。”

“孟达听闻事情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司马懿得知此事后,怕他突然发难,于是给他去信,详加安慰。”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

“司马懿则暗中进军,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

“八天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但孟达认为司马懿所在的皖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自己一千二百里。”

“他们听闻自己起兵,上表天子,来回路程要一个月。”

“那时候自己早已做好了准备,却没想到司马懿只用了八天就兵临城下。”

“而后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

“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司马懿回军,仍驻皖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

司马懿:天下之大,却没有我的藏身之地。

此刻的他,由于早已经暴露,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四处逃亡。

他尽管是有取而代之的雄心壮志,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远远没有到付诸实践的地步。

曹家的三代君主都是英明的,他哪怕想要搞小动作也不敢。

甚至他都已经放弃了心中的雄心壮志,哪里能料到曹家三代君主死得太早了,这才重新给了他取而代之的希望。

只是有些可惜,还没来得及准备做些什么,他之后的所作所为就被天幕公之于众了,以至于如今不得不东躲西藏。

“起初申仪久在魏兴郡,专权擅势,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

“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

“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

“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

“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懿乘机将他收押,送往京师。”

“司马懿回京后,曹叡问他,吴、蜀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

“司马懿回答说,吴国认为我们不习惯水战,所以才敢散居东关要攻打敌军。”

“一定要扼住敌军的咽喉而撞击他们的心脏,夏口、东关就是吴军的心喉。”

“如果在陆地上攻打皖城,引孙权的兵马东下,再派水师攻向夏口,趁虚而入一定能大破吴军。”

“曹叡对他的看法深以为然,再命司马懿屯兵宛城备战,而后命司马懿进逼江陵。”

“贾奎、满宠、徐志等四军从西阳进逼东关,曹休进逼宛城。”

“但大司马曹修孤军深入接应炸降的吴将周防,在石亭被陆逊伏击大败。”

“公元230年,魏明帝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越,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路并进,沿着绵水逆流而上。”

“直达渠忍,攻克新丰县,驻军单口后遇大雨班师回朝。”

“公元231年,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包围岐山贾寺、魏为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

“魏明帝派司马懿西驻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领车骑将军张和、后将军飞耀、雍州刺史郭怀等讨伐诸葛亮。”

“此战中,司马懿击败了诸葛亮,斩俘虏万计。”

“军师杜喜等人预计诸葛亮第二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

“司马懿则认为,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受挫而反。”

“即使以后诸葛亮还会出兵,将不再攻城。”

“而是寻求野战,地点必在陇东,而不会在西侧。”

“诸葛亮常以粮少为恨,回去后必然广积粮草。”

“我估计没有三年的积蓄,诸葛亮是不会贸然出兵北伐的。”

诸葛亮:不得不说,司马懿的军事智慧在我之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