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墙内,许康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一座高台上,四下回望,想要及时把握住每一个战况。
他的身边是1万多手无寸铁的大汉,他们聚拢在一起,鸦雀无声。和几十步远外喊杀震天的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二者是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杨凤焦急的看着战场上胶着的态势,忍不住道:“还要等下吗?我们的伏兵是不是该出来了。”
许康知道他说的伏兵就是周仓和雷公的第五组伏兵,因为他们离这个战场最近。
而按计划也是让他们在官军与自己一方杀的精疲力尽时杀出,好能够一举击溃官军。
但现在时机不成熟,皇甫嵩比自己想的还要难缠。
他竟然留着1万军队没有投入进来,那是他的底牌。
而周仓,雷公则是自己的底牌。
谁先出底牌就证明谁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谁就最有可能会输。
所以他拒绝了杨凤现在就将伏兵齐出的建议。
寨墙外,皇甫嵩远比许康还要焦急,因为战事的胶着已经出乎了他的意料,没想到贼军在大败之下,竟然还有如此战力。
想到许康,他心中不禁发冷,难道紧紧因为他的出现,竟然可以影响战局到这个地步吗?在他的计划里,这本来应该是一边倒的战事啊。
“大人,让我们上吧。前面兄弟们似乎顶不住了。”
皇甫嵩怎么会看不出来,只是贼军的反抗实在是太激烈了,让他有些犹豫。
他并不是在担心什么伏兵,因为他不相信贼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机会,或者说有时间布置一支能够改变战局的力量。
他只是担心就算将身边的1万人全都投了进去,就算赢得了这些贼军,但他的大军损伤也必然严重。
这样做值得吗?若是再换个战场是不是会好点。
不过又想到这些已经是贼军最后的精锐了,而且那个让他不放心的许康也在。
若是能将这些人全部消灭,那贼军就剩下曲阳一地,就算多损失些士兵似乎也影响不了大局了。
最终,皇甫嵩还是下达了最后进攻的命令。
一万名生力军的出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1万把刀剑,而是整个官军士气的提升。
战场的形势已经被官军彻底掌握,黄巾军节节败退。
杨凤连忙道:“大人,时间到了。”
许康点点头,道:“告诉下面的这些人,我们在外面的3万大军就快杀过来了。要想活命的话,就给我挡住官军的这波进攻,否则大家只有一起死。”
杨凤疑惑道:“大人?”这些时候应该派伏兵吧,派这些没有武器的士兵上去有什么用呢。
“下去传令吧。”许康坚持道。
随着这个命令被下达到每一个人那里,憋了一晚上的黄巾军竟然如老虎一般冲向了每一个官军即将攻破的防线。有些人甚至都忘了捡拾地上的兵刃,就这么和官军搂抱着厮打了起来。
杨凤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突然间勇猛无比的黄巾兵,一脸的不可思议。
许康的嘴角却露出一丝微笑。
这些人因为恐惧而丢弃了随身携带的兵器,只能瑟缩着身子躲在别人的保护之下,或许开始时他们还会庆幸。
但随着那些勇猛的将士们不停的出击,不停的死亡。
强烈的屈辱感就会填满他们的心胸。
他们也是敢打敢拼的汉子,也曾经跟随在天公将军和地公将军身边多次打败过官军的大军。
他们不是一群无能的绵羊。
不是一群只能被保护和只懂得恐惧的弱者。
他们也会想要厮杀。
只是他们没有信心。
所以许康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信心,告诉他们我们在外面的3万伏兵已经打过来了,于是他们便满怀对胜利的信心冲了上去。
刚刚明朗的局势,再一次因这些奋起的黄巾军而变得扑朔迷离。
剩下的就是比毅力了,在这一点上,经过真正训练的官军体现出了他们的优势。
许康眼见自己一方的防线再次收缩,感受到己方士兵的士气已经出现不稳的迹象。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自己这边士气一旦崩溃,那么就算到时伏兵齐出,也将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