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贞观小闲王 > 第1735章 劝百姓生孩子

第1735章 劝百姓生孩子(2 / 2)

我的意思是生孩子减税。</p>

我们大唐有租佣调三种,朝廷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减免。</p>

比如说从今年开始,生一个孩子,我们减一点租,或者佣和调。</p>

一直到孩子成年分田为止,也相当于朝廷出一部分钱帮百姓养孩子。</p>

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百姓生孩子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方便朝廷记录人口。</p>

我早就说过,现在朝廷做的人口记录不够完善,只知道有多少户,具体多少人都不知道。</p>

朝廷应该知道大唐到底有多少人口,男人多少,女人多少,成年人多少,孩童多少,老人有多少。</p>

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大唐有多少的劳动力。</p>

若是再细致一点,比如年龄的划分,有多少读书识字,有多少人会手艺那就更好了。”</p>

李慎在侃侃而谈,李世民和李承乾静静聆听。</p>

待李慎说完,两人还在思索,片刻过后,李世民抬头说道:</p>

“高明,把刚刚老十说的话写下来。”</p>

“是,阿耶。”李承乾答应一声,坐到龙椅上,挥笔疾书起来。</p>

“那个...阿耶,没有这个必要,儿就是信口胡说的,对与不对还不知道呢。”</p>

看到这么郑重,李慎反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p>

自己哪里懂什么治国之道,说的都是后世的一些基础而已,是个人都知道。</p>

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这么重视。</p>

“朕倒是觉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大唐如今一片欣欣向荣,这十余年来,人口增加了很多。</p>

现在国泰民安,粮食充足,正是添丁的时候。</p>

是要做的精细一些,不然等以后人多了,想要记录就更加困难。”</p>

李世民没有理会李慎的谦虚,他觉得李慎说的有道理。</p>

上千万人口,至少你要知道有多少男丁吧。若是以后遇到强敌,也知道自己这边有多少人能上战场打仗。</p>

“可是阿耶,若是要做到十弟说的这么细致,就需要很多的人手。</p>

地方衙门恐怕人手不足。”</p>

李承乾一边写,一边发表自己的见解。</p>

“阿耶,我们这些年不是取士了很多人么,我们可以扩大取士,让一些读书人去做小吏。</p>

人才我们可以按照人才的方法培养,但全国这么多读书人,总有一些人是无望入士的。</p>

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从小吏做起。”</p>

李慎立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p>

读书人越来越多,可能考中功名的一共就那么几个,能够做上官的更少。</p>

弘文馆里已经养了一批人了。</p>

最主要的还是大唐的推举制度还在,就算考到功名也不一定能够当官。</p>

很多人不用考功名,利用推举的名额也能入士,</p>

推举制度可了不得,李慎举得这就是朝廷最大的BUG。</p>

官员,贵族都有一定的名额,甚至还包括地方州县每年也有一定的名额。</p>

这还不算,还有一种叫昭荐,也叫明鉴。</p>

诏荐是朝廷继续人才时的一种手段,皇帝为了得到某一官职的人才,下诏要求大臣荐举人选。</p>

比如有个什么事需要人去办,无论是打仗也好,还是修宫殿也罢,就缺一个人。</p>

皇帝就会让大家推举,然后经过审核选拔,最后入士。</p>

(本文论点剧情需要,仅代表主角观点,跟作者没有关系。)</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