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仁德”下的汹涌【求订阅】
他们面前坐着的将军“项梁”的脸上带着沉闷的神色,该如何是好?
他也很想要问一问这个问题。
秦国将田地收归国有的时间他之前便知道了,这种情况下的变革大概率是会成功的,更何况秦国给出的解决办法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黔首们不会大面积的反抗这样的政策和变法。
因为他们的手中原本是没有多少土地的,现在的变法至少可以保证他们手中有足够赖以生存的土地。
这对于黔首们来说是好事。
至于那些贵族?
咸阳学宫虽然依旧不起眼,但是从中走出来的学子全都属于同一个“派系”,那便是“新士族”,他们与当年支持商鞅变法的那些新贵族一样,都是“新生力量”。
胡亥的宫中
韩非的死像是引起了什么风浪一样,接二连三的一些贤才离世。
韩非逝去了,就在这个本应该春暖花开的季节。
扶苏登基的三年来,任用贤臣而远离奸佞,主张变法而又“宽厚仁德”,哪怕只是登基了三年的时间,也足以让大秦这一块本就“肥沃”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了。
二世皇帝为了表彰王翦的功德,所以特意追封其为“武成君”。
他叹了口气说道:“先生。”
他咬牙切齿的说道:“明明父皇最宠爱的人是我!为什么最后却把皇位留给了扶苏!”
他同样是“彻候”。
陈居坐在他的面前,脸上同样带着些许平和的笑容:“我正巧来陛下宫中,谁曾想正巧遇到了长公子,便带着长公子一起来了。”
其余人脸上带着郁闷:“难道我们就这样子干等着么?”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居每次前来与扶苏讨论政务,都能够“恰巧”的碰见赢文来给自己的父亲请安。
陈居神色没有扶苏的那么多忧虑,笑着说道:“陛下,我们能够做到,只是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自己面前的事情,不是么?”
“你们早已经没有了退路。”
陈氏中的其他人好似也没有再次入朝为官的想法,陈居虽然依旧在咸阳城中,但却分出了一部分的心思处理官渡陈氏的事情。
但秦国以及始皇帝、二世皇帝还是有底线的,只让他们读一年,可以借着咸阳学宫的名声镀金,但是想要将咸阳学宫当做踏脚石是不可能的。
赵高瘸着一条腿缓缓的走进了这个院落中,神色看起来倒是较为平和。
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或许历史总会朝着某个相似的方向去飞奔,如今的咸阳学宫有些变味了。
脚步声响起,扶苏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方向,只见陈居缓缓的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少年。
他甚至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当年的“昭襄王之约”,而被提醒了的扶苏也只能够遗憾的表示,既然陈居不愿意,便不必收徒了。
更像是后世的“国子监”,有些得祖辈荫蔽的人也可以进入其中。
如今已然十一岁了。
韩非的几位子嗣都可以进入咸阳学宫学习,但只是“旁读”,在旁读一年之后进行考核,若是考核成功了便是可以继续留下,日后便与咸阳学宫的人没有丝毫差别。
“大秦如今正在欣欣向荣,只是朕不知道,这一份和平与欣欣向荣能够维持多久呢?”
“下一代的事情,交给下一代的人。”
而一些想要“掀动”什么事情的人也在无声无息中被大秦的士卒们给镇压了,如今的大秦依旧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
“我不甘心!”
但——
章台宫中
扶苏一脸疲惫的坐在宫中,面前摆放着无数的政务,这些都是他每日要处理的事情。
扶苏与陈居讨论着朝堂中的、天下间的政务,赢文自己就坐在两人的身旁,一边听两人的交谈,一边从两人的交谈中总结自己的看法,等到陈居和扶苏休息的时候,将自己的看法说出,以此来换得扶苏和陈居对他的指点。
“我已经无法忍受了!”
他只是低声说道:“放心好了,不只是你们想要做一些事情的。”
项梁自己的嘴角都带着了些许的不屑,他清楚的明白,那些贵族是不会有什么气候的。
毕竟原本能够帮助他们的、站在墙头的那些“草”已经逐步的正在被这些“新生势力”替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