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之上的情形与原本历史轨迹中的情形并没有什么两样。
“踏踏踏——”
如今,楚国、汉国、秦国三国再次争霸,两族的族人又故技重施。
一年内不动刀兵,一年之后决一死战。
沛郡
刘邦焦虑的望着手中信件,脸上带着茫然的神色:“这该如何?”
“子房竟然来投?”
范增幽幽的叹了口气,而后遥遥的望着那远处烟雨朦胧中的楚国,心中无限的悲愤。
“而如今天下来投的人那么多,总能够有能够承担灭楚大任的人。”
所以,这便是他们能够延续血脉的机会了。
蒙毅微微点头:“臣领旨谢恩!”
在生死关头,那些带着线索的族人会逃离这里,等到一切风平浪静再去寻找,拿回属于他们的财富,之后再次建立起属于他们的家族。
一封信件便这样从会稽郡中送出,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了汉国的沛郡之中,落到了汉王刘邦的手里。
蒙毅苦着一张脸低着头,与陈簪缨一同将这些时日的情况一一交代,而后低着头等着挨训。
每一日萧何、陈平、曹参三人看到这样的上涨数目眼睛中都带着忧虑和激动,忧虑是因为怀疑汉王是否能够养得起这么多的黔首,激动是因为在这个落后的农耕时代,人口便是意味着一切的根本。
但是对于某些旁系中根本不起眼的人敌人怎么找?
完全没办法找。
汉国,暂时的都城,沛郡。
至于嫡庶之分?
贤臣何人?
在楚王与汉王两人对饮立下盟约的同时,大江之畔一艘小船恍然入水,船头站着一个一身蓑衣的老人。
而陈平则是同样眼眸中放光的说道:“而若是项羽放弃了这个机会,您便是有数年的时间可以休养生息!”
没有人的国家,不过是一潭死水。
一斛浊酒,以敬上苍。
这并不是故布迷阵,也不是狡兔三窟,而是一种大族世家的天然直觉,他们相信若是真的出了事,一些有名的嫡系一定是跑不掉的,即便是跑掉了也会被敌人追捕。
楚霸王项羽于鸿门摆宴,邀请汉王刘邦赴宴。
不急不缓的脚步声响起。
他眯着眼睛,转过头望向远处的晴空,声音中带着愉悦:“朕有预感,距离那最后一战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简直是死有余辜!”
“至于人口?”
小人何人?
除却南方楚国范围内的黔首、贵族、大家们在想着逃走,其余两个国家内部的人口都十分稳定。
若只是这样还不能够算是小人。
甚至楚国的项羽在郡县被数次兼并、最后结束了后,开始隐隐约约想要打大汉的主意了。
这是因为大汉地理位置的原因。
“若是失败了,还需要担心人口的问题么?”
“唉——”
这又是他们日后复立的机会。
收受大量财物、已经开始为自己谋退路的项伯。
就是流传千古的“鸿门宴”。
“毕竟在黔首的心中,那位的行为来历历在目。”
大将韩信来投,虽然年纪并不算大,但刘邦却十分重视、信任他,并且任命他为汉国的“太尉”,拜上卿,以掌管汉国之兵权。
眨眼的时间,武烈七年的春天就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