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您总得出席我的立国大典?”
如今的汉高祖十年。
他冲着远处喊了一声:“彼儿?”
“如今应当是快到陛下的立国大典之时了?”
并且当初那位陈氏子弟还送了他一卷兵书,也正是这一卷兵书才让他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大将军
除却这些人之外,汉王手下的大部分“士”都曾经或多或少接受过、或者间接的接受过陈氏的教导。
也不是在当初乌江之畔杀了项羽,瓜分项羽尸体的众人。
他叹了口气说道:“当真是世事多变啊。”
中车府令走到了刘邦的身前,眸子中的神色看不出什么端倪,只是轻声说道:“陛下旨意,请汉王接诏。”
高祖成为皇帝的第一年,尚且未曾改元的时候,就开始分封“陈氏”之人。
他的双手中捧着一卷玄色的绢帛以及一方印玺。
陈居闻言好似是愣了一下,之后才拍着额头说道:“原来如此。”
你说韩信总没关系了?
官渡陈氏。
“咨尔汉王: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昔日陛下已然开始修建皇陵,我会将陛下葬入秦皇陵之中。”
“至于丞相等三人”
陈居叹了口气,不知道是刘邦的哪一句话触动了他。
“汉王接诏。”
他语气十分恳切:“待到看完了之后,您大可以回到官渡,甚至就连陈彼小哥不愿意为官的话也可以先回来。”
在无尽的风中,那象征着大汉的红黑色旗帜招展。
直到看见中车府令从怀中再次取出来一方印玺的时候,他的心里才猛的松了口气,背后的汗水直流。
刘邦恭敬的站在那里,低声细语道:“臣邦,恭耳以听。”
说完这话后,刘邦才看着中车府令道:“府令一路辛苦,不如入殿一叙?”
他十分从容的说道:“还请陛下责罚。”
至此,在汉高祖十年的这一年,已经故去百年之久的陈野成为了大汉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担任了三师三公所有职位的人。
刘邦嘿嘿一笑,只是说到:“立国大典中没有陈氏家主的到来,这算是什么立国大典呢?”
诏书念及“以肃承天命”的时候,这位中车府令的眼神中划过一抹嘲讽之意。
“汉王殿下,陛下临终有言,望尔倾听。”
“因此做了一方假的印玺。”
“这可是当初子婴陛下的遗志哦,这也是大秦的另外一种重生,难道您就不想看一看么?”
这是陈氏数百年、连续四五代人坚持“学校”耕耘的收获。
他搓了搓手:“我完全不在乎陈氏在秦国怎么样,只要陈氏愿意入朝为官,陈彼小哥依旧是丞相如何?”
远处天日昭昭,一切都已经改变了模样。
“我想,陈氏之人为相,萧何那个家伙也不会反对?”
谁敢反对?谁能反对?
当然,除却这些人之外
最重要的是高高的站在皇位上的那位,那位当年前往官渡陈氏的时候,更是与陈氏家主详谈,或许是得到了支持,这才是前往沛郡
总结来说,三个字。
而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
看来若不是自己方才的对答以及行礼恭敬,这位恐怕就要给自己一方假的印玺了
看着刘邦一脸的汗水,中车府令这才脸上带着歉意,声音略微有些尖锐的说道:“还请陛下见谅。”
下意识的,刘邦的眼神就被那印玺吸引了过去,而后低声喃喃自语,仿佛是被吸引去了心神一样:“难道是传国玉玺?”
高祖十年。
大汉已立。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