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薅多少是多少。</p>
主要业务还要着眼于刚才提到的那种,罗阳有需求,她手里有资源,且能细水长流。</p>
谭英听了之后面带苦涩。</p>
反倒是罗阳,没什么担心的,依旧面带着浅浅的笑容。</p>
他可是个挂逼。</p>
不管是投资还是自己公司拍摄,亏钱才是稀奇事。</p>
聊到这里,气氛开始有点凝重,周怡芬不得不转移话题:“现在国内影视娱乐的蛋糕越来越大,就从这几年的电影票房市场就能看出来,这种飞速扩张中的市场,机会还是有的”</p>
“的确,不光票房市场在增长,明星的片酬也越来越高。”</p>
谭英接话道:“而且这几年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从各地的艺术学校招生情况就能看出来。”</p>
“谭总,我也是看出这个趋势,才会专门做艺人培训这个产业的。”</p>
周怡芬笑着道:“娱乐圈从业人员收入变高,促使更多年轻人向往这个行业,艺术生基数变大,出优秀艺人的机会变大.周而复始,就形成良性循环了。”</p>
看着两人讨论这个,罗阳反倒不说话了。</p>
因为他知道十年后会是什么样,所以对于周怡芬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p>
艺术生变多,并不完全是年轻人羡慕明星收入高,早早的想要进入这一行,而是没得选。</p>
高考时候文化分跟不上,又想读大学,怎么办?</p>
这时候教育市场给出答案,民办的艺术类大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录取只需要正常高考文化分的一半就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孩子读一个本科,有多少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去读艺术学校?</p>
不是几万,也不是几十万,而是至少上百万!</p>
一届上百万,十年下来,全国有多少艺术学校毕业的大学生?</p>
这不是多的问题了,而是泛滥。</p>
区区一个影视娱乐圈,几百亿,了不起两三千亿规模,容得下这么多就业人员吗?</p>
在自媒体产业起来之前,这个行业不是拥挤,是拥堵。</p>
所谓良性循环,周怡芬的自说自话而已。</p>
哪怕是罗阳这样的挂逼,知道又怎么样,什么都改变不了。</p>
唯一的念想恐怕就是有机会在自己企业里搞一个歌舞团,解决几十个艺术生的就业。</p>
诶,还别说。</p>
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p>
热闹的酒桌上,罗阳居然走神了。</p>
以至于后面聊到国内明星们的八卦,他都听的迷迷糊糊。</p>
直到散场才回过神来。</p>
嘱咐完谭英去安排周怡芬她们入住松江红楼宾馆,罗阳转身看向沈静兰。</p>
“晚上住哪里,我送你?”</p>
沈静兰从下午到现在,一直处于小透明状态,安安静静,很少说话。</p>
“时间还早,我想看看外滩的夜景。”</p>
这话说的,就差明着告诉罗阳要去汤臣一品过夜了。</p>
“上车。”</p>
虽然罗阳嘴上没有答应,但是沈静兰脸上立即展露出笑容,心情雀跃的跟着上了后排。</p>
“谭兵,去汤臣一品。”</p>
叮嘱一句之后,罗阳就靠在椅背上,微微闭起了眼睛。</p>
“罗总,这位周总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p>
或许是因为前排司机的原因,在车里的时候,沈静兰主动挑起的话题也是关于工作方面的。</p>
“哦,哪里看出来的?”</p>
“下午您没来公司之前,她和谭总聊了不短的时间。”</p>
沈静兰回想了一下后道:“虽然客气,脸上也带着笑容,但是话里话外都透着优越性,似乎不怎么看得上咱们公司,直到您抛出《匆匆那年》剧组两个名额之后,才表现出一点热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