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克斯的应对不可不说是精明的。
可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落后一个球,这对拜仁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致命弱点。
人家切尔西玩得起,筹码要比拜仁多。
但海因克斯却只能刻意忽视这个问题,他没办法。
总不能爬到大屏幕上,把那个巨大的‘1’给改了?
说白了,海因克斯这么做,就是希望看到切尔西自己犯错儿。
把希望寄托在了对手身上,不得不承认,海因克斯这事儿干得实在不地道。
难怪贝肯鲍尔等人迫不及待的到处寻找替代者,而且是毫无顾忌的。
估计海因克斯自己也明白,自己在拜仁的短暂时代也到头了。
或许海因克斯希望的就是拜仁创造奇迹。扭转颓势,一举击败切尔西。拿到了至高荣誉欧冠冠军,然后昂着头。以俯视的姿态等着拜仁高层说拜拜。
走的时候,口袋里揣着违约金,然后在别人眼里那是仙风道骨的摸样,飘然离开。
必然会有其他俱乐部哭着喊着扑过来,拜倒海大爷的脚下......
想多了,海因克斯估计此刻没精力去描绘这样的神迹。
拜仁的球员并没有海因克斯想象的那么脆弱。
德国球队特有的品质支撑他们精神上的强大,就算失魂落魄也就那一会儿。
林恩看到的那一刻,真是拜仁球员最低谷的时候,可是经过海大爷一番有用没用的说教之后。他们早已恢复了斗志。
切尔西很强大,不好对付,这点没人反对。
但是,拜仁的精神就是不服。
打不过也不服。
一般人都会觉得拜仁的这股子劲头很值得称赞。
但另一种说法就是二杆子精神。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算是好话。
却有一点,拜仁的球员们和海因克斯一样,都选择性的忘却了去深刻思考,如何对付人家。如果自己的战术应对没有用,咱们怎么办?
海因克斯只提出了战术要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怎么实现。
只有里贝里张了张嘴,想要问一句,可发现,自己问了也白问。
拜仁的传统就是主教练提出设想。球员们自己在场上去实现,能不能实现另说。
或者用另一种说法就是实现不了,输了拉倒。
这个节奏里贝里太清楚了。拜仁这几乎就是放弃的婉约说法。
当然,他们肯定会去努力拼搏。如果不行,那么也不会辍了气节。
...........
背后的故事再精彩。电视机前的球迷和看台上的观众都无从得知。
他们经过休整之后,也迎来了更让人热血沸腾的下半场。
无聊的门德斯已经快睡着了。
而穆里尼奥更是在心里反复琢磨,这个林恩如此把自己请到这里来,到底是打得什么主意。
瓜迪奥拉也确定了一件事儿,海因克斯必然滚蛋,自己来就是为了准备接过帅位的。
人家拜仁虽然没有明确,但现在还用说吗?
..........
比赛又开始了,双方都没有选择保守,切尔西是要掌控主动权,而拜仁是没资格选择,他们落后来着。
这个时候,拜仁要是再选择防守,那就有些可笑了。
这是决赛,绝没有第二回合让他们翻盘,生死就在这剩下的四十五分钟里。
因此,无论多难,他们只能坚持进攻,希望在切尔西扩大比分之前,扳平比分,那时候,他们才有机会去重新布置防线,争取把比赛拖入到老天决定命运的点球大战中去。
这一点上来说,海因克斯和他的球队在认识上高度一致了。
对手在比赛中如此作为,林恩看的一清二楚。
不过,他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