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来,虽然中了石虎的奸计,但他手下这一万五千大军,怎么也不会被石虎的五千人马击败,更何况桃豹根本不相信那五千人马会追随石虎作乱。
最不济也要先冲出这个地狱一般的坞堡,然后赶赴幽州,向石勒告状。
但桃豹却忘记了一点,大军经过一夜折腾,很多人都出现了腹泻症状,此刻根本无力上马作战。
剩余的七八千人又有很多人根本寻不到战马。
有一两千人勉强上了战马,等他们拼死冲出着火的坞堡,苏良已经带着一千狂澜军骑兵冲到了他们身前。
这些敌人如狂风一般,席卷而来,桃豹刚被亲卫簇拥着奔出坞堡,就见坞堡门口倒卧着几具自己手下士兵的尸体。
而一员敌将正纵马舞枪,从坞堡大门处冲向自己。
苏良一枪击杀了拦路的陈飞,再抬眼就见了被一群敌人簇拥在中间的桃豹,其盔甲装扮,认定这就是敌人的大将,大吼一声,冲了过来。
身边的几个亲卫立刻迎了上去,却只见苏良手中铁枪上下左右连点,接着几个亲卫就从战马上倒飞出去。
又有几个不怕死的亲卫上前,依旧没有一合之敌。
这些亲卫顿时不复先前之勇,面对敌人他们不怕,可面前这个手舞铁枪的男子根本不是人,一杆铁枪根本拦截不住,力量之大,速度之快,简直闻所未闻。
桃豹一见苏良这般勇武,却也是心下暗惊,略一做比较,怎么也是孔长那个级别的勇将。
桃豹本身武功也不差,否则不可能在祖逖长槊下逃出生天,那日他是被设伏在前,又没有想到祖逖的招式精妙,十成武功发挥出不足一半。
可今日,桃豹更没有什么信心,因为他泻肚在前,现在体力根本没有恢复,十成武功连三成斗没剩下。
眼阻挡上前的亲卫,就如那毫无反抗之力的麦子一样,被一个个轻松刺倒,桃豹心底抵抗的勇气顿时失去,但坞堡的大门总共只有十几步宽,若想跨越,必须越过苏良的阻拦。
很快,苏良杀到桃豹身前,桃豹下意识的伸出手中马槊去抵挡,但刚刚腹泻的他,又怎么能比过苏良的神力,只一招,手中马槊就被崩开。
桃豹直觉手臂似乎都要断裂一般,差点被直接荡下了战马。
下一刻苏良纵马上前,手中铁枪猛戳,桃豹马槊已经被崩开,再无法抵挡,苏良一枪直接把桃豹扎了个透心凉,然后奋力一挑,顶在半空。
苏良也不管那鲜血淋身,对着如无头苍蝇一般在坞堡内四处奔逃的匈奴汉国士兵大吼一声:“桃豹已死,你们还不投降”
这一声,在喧闹的夜色里,已然传出百米之远,如阵阵滚雷回荡在坞堡上空。
那些匈奴汉国士兵如被雷击,向苏良自家的主将已经被挑在半空,顿时惊骇的目瞪口呆。
这时,只见坞堡四面都亮起了火把,喊杀声震天,一时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
苏良正怒吼间,一人却纵马从一侧奔出,直取苏良:“纳命来……”
苏良此刻双手高举铁枪,根本来不及还手,好个苏良,只见他猛的将手中铁枪一甩,连着桃豹的尸身一起砸向那偷袭的敌人。
那敌人一惊,连忙躲闪,铁枪和桃豹的尸首擦着他的身子飞过。
下一刻,苏良已经抄起了桃豹掉在地上的马槊,飞马上前,一槊刺进那敌人的胸膛。
一干匈奴汉国士兵惊呼一片,原来这人却是副将赵鹿。
赵鹿自火起后,一直带着亲卫隐藏在暗中,他还以为是石虎派人围剿桃豹,要夺桃豹的军权。
虽然觉得有些疯狂,但却还是决定帮助石虎除掉桃豹,毕竟石虎是石勒的亲侄子,而且现在又占据了优势。
直到苏良带人马出现,虽然苏良他们假扮成了匈奴汉国士兵的模样,但赵鹿却从未在石虎手下见过苏良。
而且苏良一枪戳死桃豹,赵鹿就醒悟过来,无论石虎和桃豹闹到何种地步,至少石虎不会再石勒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桃豹,除非他能有证据证明桃豹谋反,否则他只会擒拿下桃豹,再施毅酷刑,逼迫桃豹画押谋反。
那么现在也就只有一种可能,对方是敌人假扮。
赵鹿本想趁乱逃走,可是现在大门已经被苏良他们堵住,若现在不杀出去,一会更无可能。
所以赵鹿一咬牙,从暗中冲出,准备趁苏良挑着桃豹尸身的时候,偷袭苏良。
却没想到,苏良可以将手中铁枪和桃豹的尸体一起甩向他,最后再用桃豹的马槊刺死自己。
眼桃豹、赵鹿皆亡,四周敌人又不断杀来,这些匈奴汉国士兵再没有了抵抗的勇气,要么下马投降,要么如敢死一般嚎叫着冲上来,被苏良和手下骑军轻易杀死。
苏良却是翻身下马,割掉桃豹和赵鹿的人头挂在马首前,提着大枪,纵马行走在匈奴汉国的残兵之间,有哪个有异动,就是一枪戳死。
等行走到最后,这些匈奴汉国的士兵根本连抬头他的勇气都已经失去,踏着熊熊烈焰而来的苏良,就是传说中的恶魔一般,彻底击垮了这些敌人的士气,任身旁的幽州军官把他们缴械、捆绑在一起。
随后,襄国城城墙上灯火亮起,夜空被燃烧的火焰照得透亮。
谢艾站在远处着这一切,这是他亲手创造出的神奇战绩,一种豪气却忽然从他的心头升起。
“石勒,这次你还怎么称霸北地,就算要不了你的老命,你也再无路可走!”
~~~~~~~
晋建兴二年十一月末,大晋代州通往幽州的官道之上,一队三万余人的骑兵正急速向幽州方向奔去,这支军队的装扮,却是两支不同的队伍所组成。
一支身穿大晋的?袖铠;另一只却穿着塞外拓跋鲜卑骑兵的青色棉甲。
而队伍中旗手所擎着的大旗上,书写着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大将军刘”
这个时代,能被称为大将军的刘姓将军,当然只有大晋大将军、并州刺史刘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