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下饵(2 / 3)

“座下可有人收到此函啊?”

他让管事将帖子传了下去,底下臣官面色觑然。不过即而表示不会赴约,只是在这点上,他们却没和曾布想到一块去。

“既然人家诚心相邀,那去一趟又有何妨?”

“嗯?”

底下错愕。

帖子传到曾肇手里。曾肇也皱起了眉头:怎么连他也回来了。官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左右明黄的灯烛耀到他头髻上,就像是宴飨里的丝竹声般令人迷失。

*************************************

*************************************

翌日朝阳下的鸟雀声后,朝会始散。

大庆殿前,百官次第出了殿门,有条不紊的在往日的框架中作息,而徽宗在下了朝后,便单独叫上了枢密使蒋之奇研讨河湟两地叛乱一事,两人在御鞠场地前的凉亭口商议。旁边内侍屏退,只余下两条影子攀下石阶。议毕,场中的蹴鞠声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传球传球!”,“这边!”

“郭四,看住人!”

“射!”

蹴球高高地飞进隔壁校场里,而后腰门口就闪出一腰圆背熊的虎禁,他抓着蹴球过来质问,只是运势不佳,抬头就瞧见了凉亭口观赛的徽宗和蒋之奇,徽宗转过来看他一眼,立马就吓了他个趔趄,不过皇帝也不会与他计较,收回了目光后和蒋之奇坐入亭中,两边服侍的黄门这时打起湘帘,将复任的高俅引了进来。

“高俅见过陛下。”

“嗯……”

徽宗自斟了盏小龙团喝,旁边的蒋之奇慢了下了动作看他,见皇帝举重若轻般的抿了口放下……

“说说吧。”

衣袖抬起间,轻飘飘这一句询问便落在了那蹴鞠管事的头上。

高俅礼毕起来,“官家,小臣已与京师所有的蹴鞠馆子接过洽了,其等对于朝廷的扶持均无异议,几个大馆子甚已表示即日筹建球场,总的来说,新鞠大势已成,所以小臣斗胆提议将新式蹴鞠向畿内诸县推广,以联合赛事的形式扩大影响,详目官家已阅,小臣就不再赘言,就不知圣意如何裁断?”

徽宗运着竹筅子在搅,里头的茶汤成色变得愈加温暖,他不说话,任由茶香慢慢的绕上梁楣,许久……

“好。”

这句下来,高俅那一直绷着的神色总算缓了下来,“那小臣这就下去准备。”

他刚退下后,蒋之奇是眸眼浑浊了,“恕微臣愚钝,这新鞠是有何等益处,竟能让官家如此看重?”

徽宗瞥他一眼,笑了,“蒋枢密久在安老手下从事,莫不知吾大宋立朝弊政?”

这……

蒋之奇语滞下来,这事益弊相兼,还得看皇帝是什么意思,不过……毕竟是立朝沿袭下来的国策,难道皇帝想动这一块了?他眼神慢慢地移向徽宗的脸,这年刚及冠的新官家可真是越来越琢磨不透了……

“官家,皇城司送来的谍报。”

旁边转呈文书的陈迪打断了他,蒋之奇见着徽宗面色如常的接过文书,还是当着他的面看了。等茶香洗了半晌的清风后,徽宗将文书丢他手边,脸上是笑。

“蒋枢密可是在受邀之列?”

嗯?

蒋之奇疑惑得拾起来看,眉心,立马皱起了井字,“这……”沉吟了会儿,“这苏东坡虽与吕、韩等人有所交往,但算不得中坚,若是其有意复元祐之政。也该是密谋党襟才是,可……如今这一回京就广洒邀贴,确不像他旧日之风。”

或许这个岔子让徽宗也有些费解。所以屈着指节轻扣桌面。

苏轼……

可真是很久没见了。

……

……

东头旧宋门外的玉堂巷子里,晁家府院如往常般接受日光的洗浴,好在已不那般炽热,使得里头的杂役们可以边扫着尘屑边与人说话,模样悠闲,这晁府难得热闹,所以他们的话自然多些。尤其是对里头那位大人物的议论。

那可是苏东坡啊。

这种对于大名士的敬畏让他们更是好奇,所以在清扫阶前落叶时,就会装着用袖管擦拭窗格。借此瞟几眼堂上高坐的那老叟。

那老叟真的已经很老了,褶皱的脸就像是严冬里的针树皮,不过,即便如此。那含笑的模样还是能透出几分昔日的容光。就如同他腰挂的青玉坠儿,愈老、愈显得厚重。

而底下,是两排缁撮大袖的鸿儒列开,以自家老爷为首,都是京师文人圈子里的大名望者,陈师道、李格非这几个苏门子弟是不用多说,心奇的是,就连范纯仁、黄履这些深居简出的大学士也赫然在座。

苏轼。这个流落海南儋州的大文豪几乎已经淡出整个大宋文坛,现今士林论起风流人物来。也早不将其纳入范畴,可即便如此,在听闻他的回归时,还是难以抑制住内心的起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真词人,真性情,前柳后苏,当可谓一时瑜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还用系统啊 独立根据地 大萌主 道士闯韩娱 九玄破天 签到系统藏道书院 幻想乡的一己之见 真道纵横 佣兵小子 灵案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