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清点,各处库款所失约计6000多万两银子。光是这一笔款子,就可以重新打造一支北洋水师。
在南池子大街南口有一个皇史宬,是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
这里存放着号称“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全书一万一千册。
大部分在这次浩劫中被烧毁,只剩下三百多册。
其中一百七十册留在中国,其余的分别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手中。
2020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永乐大典》中的两册手抄本拍出了812万多欧元天价,约合人民币6000多万元。
除了这两次之外,还有第三次大流失。
溥仪住在紫禁城的最后几年,小朝廷处在一片末日的混乱当中,上到溥仪,下到宫女太监们,都在伺机往外偷运东西。
溥仪到底带了多少东西出去,这也不得而知。
当时冯玉祥将他赶出紫禁城,规定三个小时内离开,但允许他可以带私人物品。
所以,但凡能拿走的,溥仪一件也没落下,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带走了多少东西……
单是从醇亲王府运往天津租界的宝贝,就装了七八十口大箱子。
在长春安顿下来后,溥仪还专门让人收拾了两个大金库出来,对珍本名画珍藏,瓷器珠宝玉石分门别类的存放,就连跑去东北出任伪满洲国的皇帝时,溥仪都建了个藏书楼,安置自己的那些珍宝古文。
被苏联抓获以后,不惜为了保密,又将大量的珍藏玛瑙、珠宝、字画送给了看守他的苏联军官和士兵。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担心自己此前与日本人合作的事情被清算,说什么也不肯回中国,甚至不惜拿出价值47.3万卢布的珍宝也要留在苏联。
不过苏联还是在1950年将他移交给了中国。
同时,苏联政府还返还了一部分溥仪贿赂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了十大传世名画之首的清明上河图真迹!!
然而,这仅仅只是溥仪带出去众多文物的冰山一角而已。
至于第四次大流失,则是在1948年底!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老蒋明白国党在大陆已经没有了根基。
于是老蒋下令以中央银行为首,把黄金白银等金银财宝运往台弯。另外尤为重要的是,要往把故宫里边的珍贵文物一起运送到台弯。
1948年底,320箱故宫文物被运往台弯。
1949年初,又有第2批1600多箱故宫文物被送到了台弯。
1949年1月28日,再次运走1000箱文物。
就这样,国党分三批运往台弯的故宫文物,共2900多箱,其中古物1434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
其中包括器物、书画类文物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官档案文献38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
饶是经过多达4次的大流失,紫禁城现在仍然有多达180万件文物!!
因此,吴有德感觉自己手里的五万件收藏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并非是无稽之谈空穴来风。
……
至于如果牛隆泰那帮人最后全都去九龙,京城这边没人再帮忙收老物件儿了……
这也没关系,大不了就不收了。
剩下的随缘就行,以后如果碰到了,那可以收了;如果没碰到,也就算了。
没必要强求!
说起来结为存放这五万件藏品,吴有德多次扩充随身背包空间,从最初的一立方已经升级为如今的八千一百九十六立方。
单单升级这个随身背包空间,前前后后,他消耗的摆烂值高达八千五百多万!!
光这些摆烂值,都能让他开八次礼盒了。
可是没办法,再多都得花,不然那么多宝贝没地儿放啊……
……
然而最终的情况和吴有德想的有些出入。
回收旧货四大得力干将中,除了佟富、牛隆泰答应前往九龙之外,宗仁和索谦却都拒绝了。
宗仁说跟着吴先生这两年也挣了不少钱,不算特别多,但也足够大,天天四菜一汤,顿顿有酒有肉完全不成问题。
我都这个年纪了,还出去瞎折腾个啥?
索谦则是说故土难离,不想带着老婆春喜去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在这京城他们哪儿都熟,饭菜合乎口味,还有很多朋友。
多好?
对于两人的说辞,吴有德表示理解,此乃人之常情。
吴有德笑道:“那既然如此,以后麻烦你俩继续帮我收集点儿老物件,咱们一切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