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麟的话重重击在孟氏心上,一时忍不住,她眼中泪水涌出,“你还记得?”
“对先帝的承诺,我不敢忘,皇后娘娘的大恩,我也不敢忘。”
孟氏擦了擦眼睛,“先帝一生可谓多坎坷,唯独遇到你是先帝最大的幸事。”
“皇后娘娘过奖了,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普通不普通天下人都知道,你既有心,我便陪你去先帝陵。”
这等事自然要告知赵佶,很好奇王麟会说些什么的赵佶在得知王麟什么都没说,只是将西夏地图烧了给赵煦后,默然了很久。
六月二十八,赵佶在紫宸殿开大朝会,众臣都知道这是要论功行赏了,王麟的王爷身份是不是今日之后便成了定局?
一通恭贺赵佶征服西夏的赞歌后,众臣都等着赵佶发话。
“武威侯王麟,征讨辽国、西夏有功,封易州节度使…”,同样没再封赏的还有萧玉儿,韩威等将领官升了好几级,虽说没捞到侯爷,但也说得过去。
大殿中有了一丝骚动,嗡嗡声四起。
“德州侯王胜,上书请求致仕,朕体恤他身残,准其辞去兵部侍郎、知秦州之职,封来州节度使,赏金万两…”
嗡嗡声更大了,怎么,要过河拆桥了?
丰稷等人一脸疑惑的看着赵佶,又看了看王麟,二人神色淡定,明显是商量好的,可这为什么?
赵佶一通封赏完毕,静等殿中没了声音,才冲着王麟道:“明之,可有事要奏?”
王麟两步走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准。”
“臣领兵征战,战死将士何止千万,如今臣受封武威侯,甚感惶恐…”
一番叙述后,王麟叩头谢恩,多数大臣算是弄清楚了,赵佶的封赏都是和王麟商议的结果,不由得心中佩服,这等急流勇退当真恰到好处。
随后便是处置安焘等人,这也是赵佶的意思,要等王麟回来让他亲耳听到给他造成巨大伤害的乱臣贼子的下场。
不出坊间意料,安焘、安惇被斩首示众,陪着他们一起赶赴黄泉的还有蔡攸等人,至于吕惠卿、邢恕几人早已被辽国斩首作为与大宋和谈的见面礼,唯一让人稍稍意外的是刘氏,这位先帝皇后赵佶到还不敢轻易杀了,不过贬为庶民也让人有些吃惊。
以为今日朝会顺利结束的众位大臣发现赵佶居然还没有散朝之意,很是疑惑,还有事?
“工部有奏折报称那些国子监监生极为尽心,可堪大用….”
这下来丰稷都有些愣了,这事他知道,朝议也未尝不可,只是今日显得太突兀。
“朕决定建新国子监,开技艺科、兵科….,武威侯王麟为祭酒,苏玲玲为司业….,王麟可不上朝,随意离开汴京。”
终于搞清楚这厮到底要做什么了,丰稷微微笑了笑,低声和边上的刘安世道:“他可真能折腾。”
“是啊,这等功绩,能急流勇退,不但给官家,也给我们以后有了很大的余地,老夫真的很喜欢他。”
“老夫也是,你我二人替他拾些柴?”
刘安世笑了,出班奏道:“陛下,明之为我大宋铸栋梁之才,臣以为此事应不余遗力,就在那东山下,汴河边打造一个大大的国子监,一切用度都有朝廷供给。”
“陛下,臣以为明之这新国子监绝不会只有这几科,请陛下给明之决断之权,如何开科由明之定。”丰稷紧跟着道。
这等读书之事几乎不会有什么反对的人,何况两位相公都发了话,没人会没事找事。
“准!明之,可还有要说的?”
“陛下,监生学习贵在用,臣请陛下准许监生可进入各部学习。还有,请朝廷出专款,一来用于奖励有做为的监生,二来准许监生申领,用于新技艺、新事物的费用。”
进入各部学习倒还简单,这后两条让人惊异,赵佶细细一品,有些味道,“好!这钱朕出了,每年一万金!”
朝会后,除了不明白奥妙之人,聪明人都明白王麟未能封王并不是赵佶想卸磨杀驴,可随意出入汴京那是要多大的信任才能得到。隐含的意思中还包含了王麟可出入宫的权利,这可比当王爷爽。
至于这新国子监只是在天下读书人中引起巨大轰动,寒窗苦读有了新出路,有些贫家子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刻便相约动身,要进京城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