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南风叹口气。
“行……”
……
天幕上。
一脸自信的赵桓看着底下衣服褶皱,面容疲惫的使者,带着几分嫌弃道:
“尔等有何事急于见朕?”
底下的一名使者恭敬行礼道:
“陛下,外臣赵伦拜见大宋皇帝陛下。”
“我二人今朝不以金使身份参见,而以辽臣之身问陛下安。”
赵桓眉头一皱,身体微微前倾。
“你……细说。”
赵伦恭敬道:
“金国监军耶律余睹,原是辽皇室之人。”
“他今手中握有兵权,又对金国怀有二心。”
“若陛下能与此人联合,使其作为内应,必定能战胜金军。”
……
【当时,金国使者前来商议三镇问题,宋钦宗将他们关在幽暗小屋里,只有给饭水时才能见到阳光。】
【关了月余,使者赵伦用言辞诓骗,说辽国旧臣一直都不忘旧主,一直都想着反金复辽,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宋钦宗与一众大臣经过仔细研究、讨论、推敲、斟酌,最后一致认为这事是真的!】
【然后宋钦宗就以大宋皇帝的名义致信给耶律余睹,让其与宋朝联合。】
【书信写好后,就让赵伦等人秘密带给耶律余睹。】
【他们回到金国,立刻将书信献给了金太宗吴乞买。】
【与此同时,宋朝还在策划另一个高招,就是秘密联系在西北的耶律大石,共同抗金。】
【然后这封宋钦宗亲笔信被完颜宗翰截获,交到吴乞买手里。】
【八月十四,吴乞买以宋废除割地和议、串通天祚帝之子梁王、支持辽朝旧臣余覩起兵反叛金朝为由。】
【命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分率东、西路军,带着问罪书,再次侵宋。】
……
东魏。
高欢看的满心荒唐。
“战也不战,和也不和。”
“明明有汉唐先例在眼前,难道连抄都不会抄?”
做为皇帝,应该眼界高远,目光开阔,胸怀全局。
这有宋一代,却是一个特例。
没有战略远见,只顾眼前利益。
狭隘、短视!
这样的人统治国家,这个国家未来命运已经注定了。
……
【九月初三,因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太原三军煮弓弩皮甲充饥,老百姓吃萍实草茭,甚至人相食。】
【坚守二百六十天之久的河东重镇终于陷落,副都总管王禀投水殉国,知府张孝纯被俘降金。】
……
{太原血战呢?一笔带过了?}
{基本跟张巡的孤城十月差不多,一样惨。}
{王禀,河南开封人,字正臣。行伍出身。曾参与镇压方腊,后从童贯征辽,败于白沟,宣和七年,金攻宋,童贯弃太原还京,留他为副都总管,统领宣府司兵守太原……}
{城破后,王禀率残军与金军巷战,几十人互相支援,互相搀扶。}
{退到太原西门,因护城桥锁链断裂不能出城,左右劝王禀投降,王禀怒斥:“我岂能因为怕死,而违抗天命,辜负朝廷!”遂引刀自尽。}
{王禀死后,尸首被完颜宗翰得到,因王禀的防守让宗翰损失惨重且太过刻骨铭心,完颜宗翰对着王禀尸首大声喝骂,并令金兵践踏凌辱,最后暴尸荒野。}
{太原城破后,金兵大开杀戒,无论男女老幼皆不放过,城中房舍皆被焚毁,太原城化作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