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打湿背襟,小朱棣被吓的失了神。
朱元璋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耿炳文身死他才回过味来。
一开始的张信反投,宋忠调兵,通州投降。
凡此种种都说明此子深得军心,但藩王是不允许犒赏将士的。
他的军心是怎么来的?
老朱的多疑心再次升起。
一旁的马皇后看不下去了。
她一把搂过小朱棣,狠狠瞪了老朱一眼。
“那是未来的事!你怎么不讲理啊!”
朱元璋平静的看着快要哭出来的小朱棣,没有回应。
……
【耿炳文在真定战死后,官军虽然损失较大,但实力犹存】
【燕军仍然无法改变蹙守北平一隅的被动局面。】
【而在接到耿炳文的败讯后,建文帝开始对战局产生忧虑。】
【但用谁来接替帅印,他却犯难了。】
【朝廷不缺兵,不缺将,但缺是统兵之帅啊!】
【新的统帅不仅需要较高的军事才能与威望,还必须得到朝廷在政治上的绝对信任。】
【而对于新的主帅人选,齐泰和黄子澄异口同声推荐曹国公李景隆。】
……
天幕上。
奉天殿内
一名顾盼伟然的将军单膝跪地,自朱允炆手中接过玉圭。
上有“体尔祖祢,忠孝不忘”八字。
朱允炆扶起将军,与其携手出殿。
来到辨天殿丹陛之下。
一座御辇静待有缘。
朱允炆把将军扶上御辇,在文武群臣惊愕的目光里。
天子为将军推着车轮,缓缓地沉重地走向午门…
……
【李景隆,小字九江,是明太祖朱元璋外甥岐阳王李文忠的长子。】
【少年“读书通典故”,又生得高大俊秀,举止雍容大度,受到朱元璋喜爱。】
【洪武十九年(1386)袭爵曹国公后,与徐达之子魏国公徐辉祖分镇中原要害之地。】
【曾多次受命练兵湖广、陕西、河南,还曾市马西番,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也参加过讨伐北元、捕鱼儿海等大战。】
【朱允炆即位削藩,李景隆受命以备边为名至开封,突围周王府逮周王,因此作为建文朝股肱之臣。】
【八月三十日,建文帝为李景隆举行了隆重的遣将出征仪式,除去照例赐给李景隆代表大将军威仪的斧钺之外】
【还特授予他“通天犀带”,表示了逾制的隆遇。】
【又亲自为李景隆行推毂礼,准许他“一切便宜行事”】
……
大隋。
“哟,还弄出个推毂礼?”
杨坚摸了摸胡须。
“据说周文王为姜太公推车,周文王每推一步,则意味着其国祚持续一年。”
“周文王推了若干步觉得累了,也觉得敬礼姜太公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便停止了推轮。”
“后来,当姜太公向他泄露天机之后,他跌足长叹。”
“后悔自己没多坚持一会儿,以便使国祚再延长若干年。”
“也不知坐在御辇上的大将军和跪在地上为其推轮的建文帝有没有数着走了多少步?”
独孤伽罗厌烦的看着这一幕。
“复古复傻了?”
“登坛拜将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