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32章 蟋蟀天子?没听说过!(3 / 4)

【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后,况钟的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都闹得民不聊生又怎么能流芳千古?】

【所以可以确认的是,明宣宗这个日常生活爱好是被后人特别是改朝换代后的清代笔记,人为夸大了。】

……

{与包拯、海瑞并称三大青天的况钟。}

{况钟还是苏州城隍。}

{苏州城隍庙的城隍爷有很多人,第一个是春申君,再有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文天祥、周忱、况钟、任环、张国维、汤斌。}

{宣德五年,九府出京师,以况钟为首的这九位个个青史留名,都是造福一方的好官,足见明宣宗朱瞻基的识人之明。}

{况钟,一个只要离任就要被苏州百姓连连上书请回去的清官。}

{一个在任长达十三年,期间苏州发生了各种灾情,但是灾民没有饿死的能官。}

{减苏州税赋,清苏州军籍,你说他在苏州抓蟋蟀弄的民不聊生,苏州人都能干死你}

……

大唐。

李世民眼馋了。

十三年在任没有灾民饿死。

离任就被百姓请回去。

民哭其柩,还立祠堂。

这是什么地方官啊?

自古以来也没几个啊。

“好官,冲着这个官,朕就不信这皇帝能干出那荒唐事!”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是真不想提起那大喷子。

但那包大喷子确实无可指摘。

就冲他与包拯齐名,自己也不信那小皇帝能干出这荒唐事。

……

大明·永乐时期

“清税赋?”

朱棣眯着眼睛看着身边的小子。

“你倒是真敢啊。”

“你不知道太祖留下的诏令吗?”

朱瞻基看着那边面对奶奶哭的像个孩子的父亲,对朱棣正色道:

“太祖留下的不是对的,那就要改。”

“爷爷,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所言,至理名言!”

朱棣阴着脸看着他。

朱瞻基毫不避让。

“哈哈哈哈!好!”

朱棣突然放声大笑。

“好!你比我强!”

朱瞻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没有……”

随即又担忧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