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这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干了。}
{汪直曾向朱见深建议恢复西洋贸易,仿当年郑和下西洋故事。}
{朱见深表示支持,但此时距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参与此事的人基本都已不在世上。}
{而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一直由兵部负责保存,朱见深让兵部尚书项忠去调阅资料。}
{兵部档案馆归职方司管理,此时职方司的负责人就是刘大夏。}
{档案馆找了半天说资料已经找不到了。}
{项忠说怎么可能找不到,肯定是档案馆没认真找,要处分相关负责人。}
{刘大夏说郑和下西洋,花费了数十万的钱粮,军民死亡数万人,这是一大弊政。旧的档案别说找不到了,就算找得到,也应该一把火烧了才好。}
{项忠没办法,最后接受了刘大夏的看法,回复皇帝说档案找不到了,把这个事情给糊弄了过去。}
……
大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正捂着额头。
闻言就是一愣。
“好个欺心之人!”
他头顿时不疼了!
“他想干什么?!”
……
{这是成化十三年的事情,然后就是成化十七年,安南入侵老挝,又越过老挝入侵八百,之后被八百击败,损失惨重。}
{汪直得知后,上书建议进攻安南,趁机收复朱棣时期的领土。}
{朱见深再次让兵部提供朱棣时期进攻安南的资料。}
{刘大夏故伎重施,又说资料找不到了,并再次劝诫兵部尚书余子俊,如果擅开战端,西南地区局势一定会乱。}
{余子俊最后也被刘大夏说服了,把出征安南的意见顶了回去。}
{刘大夏对下西洋和收复安南的看法,是真觉得会劳民伤财,还是觉得这两件事都是太监提议的。如果成功会增强宦官集团的势力,那就见仁见智了。}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觉得自己就挺不要脸了。
没想到还能看见更不要脸的人!
“这种枉顾国策的态度……”
“真够猖狂的……”
李渊眯着眼睛。
他都动杀心了。
不顾国家,只为反对而反对。
比宋朝那些大臣还可恶!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惋惜的感叹道:
“党争……党争……”
“因为这种事而搁置了再次开辟西洋贸易和收复安南的建议。”
“这也能算是正人?”
……
大明·宣德时期
“砰!”
朱瞻基面无表情的拍桌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