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71章 明末:亡国之因集大成者(2 / 3)

{明朝皇族人口每三十年翻一番,到了明末人数已经多达几十万,这些人没有任何生产能力,却占有社会上最大份额的财富。}

{所以,明末天下大乱时,藩王皇族就成为义军与清军的“提款机”}

……

大秦。

嬴政每到这个时候,都更加敬爱商君。

其他暂且不提,世卿世禄这个废的好啊!

“凡我大秦掌权有名者,大都来自异邦,且有由微贱出身者。”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至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自豪且骄傲!

嬴政昂着头。

我大秦先进啊……

“商君开道通上显贵,陛下则导之以下城旦,陛下真天纵奇才啊!”

谁?!哪个在大放……你母婢的刘邦……

皇帝臭着脸看着那张老脸。

刘邦则一脸“纯真”的看着皇帝。

其余四人再次往外挤了挤。

你要死就死,别溅我们一身血。

……

炎汉·灵帝时期

“就……干养啊?”

刘宏迷茫了。

藩王不是为了做为最后的胜负手而存在的吗?

完全不求回报吗?

你们老朱家究竟懂不懂世袭罔替这四个字的意义啊?

世袭罔替,那就是皇帝的儿子除一位继承皇位外,其余都封亲王。

亲王嫡长子不降等承袭爵位,其余诸子降一等继承。

亲王的嫡长一脉永远是亲王,其余诸子为郡王,以此类推。

算数不会吗?

当汉武帝下推恩令是为了好玩吗?

“诸卿,朕的头好痛啊!”

他抬眼一看,殿内群臣同样面带痛苦。

……

{而在皇族之下,还有士大夫官僚集团。}

{明朝施行科举取士制度,两百多年间,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进士考试,每次录取二三百人。}

{这些人有了科举功名和官职后可以免除赋役,于是大量底层农民为了脱避赋役,将自己的财产田地托寄在这些人名下。}

{比如说,农民按规定每年要给国家交十两银子的税,现在把财产和田地托寄在官僚和贵族的名下,每年只需付给官僚或贵族七两银子,这样农民就可以省下三两银子。}

{官僚和农民都得利,但皇帝和朝廷的税收就损失了。}

{所以,有的大官僚可以占有几万亩免征税的土地,甚至几十万亩,更糟糕的是,底层民众承受的实际赋税,远高于国家明文规定的标准。}

{正税之外的隐形税赋“不知其数”。}

{比如地方官去北京朝觐,接受考核,路费少则五六千金。每次中央考核地方官,全国就要加派数百万赋税。}

{同样,中央派巡抚到各地查访,每次也要两三万两银子,于是全国又要加派百余万两银子。所有这些并不是由国库出,而是出自当地的老百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