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96章 康熙盛世还是不盛世呢?(3 / 4)

【“永不加征之谕,皇祖有训”,“上稽百世以上,旁考四海以外,未有如我大清之轻赋者”。】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捏着眉心,一阵阵的烦闷。

别人不知,他却门清。

盛世?盛你个球!

“玛法真是千古明君啊。”

雍正疲惫的睁眼看向一脸敬佩孺慕神色的弘历,沉声道:

“康熙五十五年,江南总督赫寿因五十一年曾奉有免征比年所欠钱粮之旨,仍分年带征。”

“随即上折奏以江南赋重,钱粮之多,本年钱粮尚且拖欠,而业已奉命豁免之钱粮,不但民力所不能完结,且民意亦以为业已豁免,顾不完结,实则兼征。”

“故请依照陕西已行之例蠲免江南旧欠。”

“你玛法批令缮本具奏。”

“可待赫寿题奏至京,却为户部所格,以至次年三月未见施行。”

“你可知为何?”

弘历摇头实表不知。

雍正闭上双目,手里转着十八子,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原因是你玛法怀疑赫寿奏请恩蠲是受江南籍汉人赵申乔请托,以取悦地方。”

“而赫寿疏中以西边正用兵饷之时,故旧欠未准蠲免,照依部议分年带征一语,令你玛法反感。”

“你玛法表明战争绝不影响蠲免。”

“所以,当年年底,你玛法得知准军侵入西藏、前线形势明显恶化,以至不得不向汉官曝白之际,宣称将东南和西北八省地丁屯卫银二百余万全部蠲免,并将安徽、江苏漕项免征一半。”

弘历愣了一下,随即恍然道:

“玛法坚持赈济蠲免,是担心汉人因准部之役而怀疑大清政权的稳定和承平盛世?”

雍正不说话。

弘历看着默认的阿玛,顺着话语也想到了康熙末年的事。

雍正则又再次开口,只是语气莫名。

“康熙五十八年,调集大军进藏,截留部分漕粮贮积东南以备赈。”

“六十年夏,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麦已无收,民多饥馁。”

“承平盛世已难于继续粉饰,清军亦无能深入进剿准噶尔。”

“高额赋税使得以营造一个虚有其表的盛世,但同时又伤了清廷赖以树立的基础。”

“你以为当了皇帝就能高枕无忧?”

“错了……事情远非如蠲免、赈济表现的这样轻松。”

……

【康熙十分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与民休养生息。】

【清朝初年,由于长期战乱,社会生产凋敝。清世祖顺治年间奖励垦荒,但收效甚微,于是,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来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康熙执政期间,为招徕垦荒,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例,由原来最高限六年起科,改为“通计十年,方行起科”。】

【还规定地方官能招徕垦荒者升迁,否则罢黜。】

【实行“更名田”,将明藩王土地给与原种之人,改为民户,承为世业,使耕种藩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

【实行蠲免政策,以鼓励农业生产。】

【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而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减轻了百姓负担。】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五亿五千万亩到康熙末年超过了八亿亩,生产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康熙盛世”】

【评价A级·得四分】

……

{分高了。}

{康熙虽然在统一政治、廓清边疆方面功绩显赫,不过在皇权不下乡的农村土地上,成千上万中国人依然在痛苦的深渊中奋力挣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