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日,傅尔丹的后队一看前两队都没事,也就跟着进去了。】
【这就出事了。】
……
天幕上。
北山外。
胡茄之声远远地响起在山谷之中。
以毡裘做成的旗帜遍布山野。
大批准军自四面八方围上山谷。
而山谷中,大清龙旗正在随风飘扬。
……
【六月二十日,清军在博克托岭的山林中行进之时,准噶尔伏兵突然出现。】
【面对危局,傅尔丹并没有慌。他先是下令全军结营,防御准军进攻。】
【随后,令副都统塔尔岱、马尔齐率军两千人攻击西山,抢占制高点,作为全军的依托。但由于山势险峻,清军未能攻克。】
【六月二十一日,傅尔丹率全军攻上北山。】
【北山旁有一湖,名为“和通泊”,故此战后被称为“和通泊之战”】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看到被准军合围的这一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八旗完了。
“……老四啊……”
康熙闭上眼,深深的吸了口气。
他怪老四吗?
怪,也不怪。
怪在他用兵草率,不怪在于……岳钟琪是汉人。
汉人、汉人军。
打压才是正确的。
“平衡之术用过了。”
打压是必要的,但要分时间!
时不对,位不对。
安能成事?!
……
【上山后,傅尔丹令丁寿、苏图、觉罗海兰、常禄等将领率军守卫东山脊。】
【塔尔岱、马尔齐等将领率军守卫西山脊,保护清军两翼。】
【傅尔丹亲率清军主力居中结阵,与准噶尔军队对峙,喀尔喀蒙古军队在后阵】
【六月二十二日,准军继续猛攻清军两翼,东、西山脊的军队均身陷重围。】
【在这种情况下,傅尔丹下令全军突围。】
【此时压力最大的就是清军两翼,丁寿等人拼死抵抗,无奈寡不敌众,丁寿拔刀自刭,死于阵。】
【副都统西弥赖本来已经突围,但是当他看到丁寿等人身陷重围时,又亲率索伦兵掉头回援。】
【没想到索伦兵打不了逆风仗,看到准军势众,全军溃散,副都统西弥赖未能救出丁寿,拔刀自尽。】
【当天,副都统常禄亦阵亡,参赞苏图、副都统马尔齐力竭自尽。】
【在清军两翼的拼死抵抗下,傅尔丹本部主力突围成功,到达和通泊北部。】
【此时清军尚存六千余人,傅尔丹认为准军不会追击,下令全军在和通泊附近扎营休整。】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看着和通泊之战,无奈叹气。
八旗子弟能打的本来就不多。
圣祖爷时期就被绿营压了一头,但依然还有平衡在。
他阿玛一上来倒是好。
平衡平成绿营一家独大了……
“要不是我啊,大清就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