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的一部分充公,一部分用于官员养廉。”
“这样一来,上级因为有养廉银,不必收下级贿赂,且又光明正大,还能保住官声,不至于受下级挟制,所有吃用皆为皇上恩赐,十分有利国家。”
李承乾点点头,又疑虑道:
“终究是口中夺食,他们会同意吗?”
李世民捻着胡须,放声大笑:
“那就看雍正此人的魄力了!”
……
【雍正见众多官员均是站在自己立场上分析,难以有定论,知道再议论多久也难有结果。】
【雍正二年七月初六,雍正下令,全国推广山西、河南的做法。】
【而且,在诏书内的几句训话说得十分透彻。】
【“州县火耗,原非应有之项。因通省公费及各官养廉,有不得不取给于此者,然非可以公言也。”
“朕非不愿天下州县丝毫不取于民,而其势有所不能,且历来火耗皆州县经收。”
“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亏空之数不下数百余万。”
“原其所由,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各上司日用之资皆取给于州县,以致耗羡之外,种种馈送名色繁多,故州县有所借口而肆其贪婪,上司有所瞻徇而曲为容隐。”
“此从来之积弊,所当剔除者也。”
“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乎!】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忍不住大喝一声“好!”
“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乎!”
这雍正是真真掐住了改革的七寸!让贪欲之蛇俯首帖耳!
这句话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州县用火耗养上司,上司就会包庇,这样的话,吏治就会不清。
吏治不清,政令就会不通,百姓就会遭殃,国家就会受损。
“官员们只看到了州县,而皇帝看到的是整个天下!”
赵煦激动的面红耳赤,好像那发起改革之人似他一般!
他嘴里激动的念叨着:
“天下是朕的天下,朕要的是天下太平,而非以维持官员满意为准则!”
“雍正……大气魄!”
“可惜……”
赵煦激动一阵,又冷静下来。
清朝的根源从一开始就错了。
“雍正啊……”
扬汤止沸。
……
【此时,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官员开始施行“缓兵之计”,提出,既然山西已经在实行,就让他们实行几年,看看效果再推向全国。】
【雍正给予明确答复:“此言甚非。天下事,惟有可行与不可行两端耳,如以为可行,则可通之于天下,如以为不可行,则亦不当试之于山西。”】
【这种驳斥,再一次表明了雍正改革的决心,让所有人不必心存幻想。】
【雍正即位就推行的吏治改革,从清算亏空始,到耗羡归公、施行养廉银,逐渐堵住了原有的贪污腐败源头,很快就取得明显效果。】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强压着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