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雍正这样,以九五之尊与案犯对簿公堂(本人未出场),等着对等讲理的架势,通过充分说理的方式来降服对方,确实绝无仅有,而且匪夷所思。}
{你们可能忘了,他可是精通儒学和佛学的雍正,坚信大义可以觉迷,而匪类亦可归仁。}
{因为儒学讲“人皆可以为舜尧”,佛学讲“众生是佛”,也就是人人都有慧根和善缘。堕落为小人、为匪类、为畜生,是因为被各种魔障谬见所迷,不能觉悟。}
{这就要由具有“大光明、大智慧”的人来启迪,来开导。}
{雍正就这么自认为的。}
{哇……好普信。}
{普信?不,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一个弥赛亚情结的人。}
{而这就是他与其他明清皇帝的不同。}
{他是真心实意的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万民需要他来拯救。}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张了张嘴,最后只能空留一声叹息。
让哑巴开口,顽石点头,畜生变人。
这就是觉迷,谓觉悟迷者。
“《大义觉迷录》……老四啊……”
复杂……心情十分复杂。
他能感受到这个四儿子心中的志气。
他要天下人,心悦诚服他。
……
【雍正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不是他自己发明的,是《书经》上的理论。】
【《大义觉迷录》里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因为明末时期明朝的政权已经物腐而后虫生,自己不能收拾,所以我们入关来澄清宇内。】
【舜为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这是孟子讲的。】
【满洲人比他们还强,是在中国有籍贯的。】
【满人有德,可同舜、文王一样为天下君。】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华夷之分没有道理。】
【天下本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这有什么不对?】
【中土人中有禽兽,夷狄族中也有禽兽之人,人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仁和义。这些都是孟子说的。】
【“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
大隋。
蹲在地上的杨坚看着这最后的一句话,抿了抿嘴角。
一个人,不看他怎么说,只看他怎么做。
言辞不一,伪君子。
言行一致,真君子。
他可以说雍正的这番话是为了收买人心,是为了加强满人统治。
但问题就在这里。
他说的话,他都做到了。
那百姓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呢?
总比“苦一苦百姓”要好的多?
独孤伽罗抱着幼世民,看着天幕,干声道:
“三代之治……只需再有一代……”
雍正话里的目标就会实现。
华夷之辩会彻底被有德者居之取代。
“这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