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魏。
曹操忍耐不住,大笑出声:
“你干脆拱手让人好了。”
“还签个条约,不够麻烦的!”
曹丕但是觉得情有可原。
就像天幕那个什么友情分一样。
算一算,雍正五年正是雍正改革之时,又要应对西北准噶尔的叛乱,压力不可能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在爆发沙俄战争……
就凭雍正的军事能力,挨不到改革完成清朝就可以快速进入王朝末期了。
“不过……临阵斩将……还真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别管那隆科多在后面犯了什么事,在谈判之时搞这么一出也是下下策。
“雍正还是安稳做个内政皇帝比较好。”
……
{别光说漠北,还有安南呢。}
{雍正四年十月十八日,雍正大度“恩赐”,使云南开化府的南界收缩了一百二十华里,因为地形的差异,一些地段还不止此数。}
{“从此边陲永固”也只是清朝的一厢情愿,不久临安府南部边争又起。}
{反正沾点跟军事有关的,雍正的做法都很让人憋气。}
……
大明·宣宗时期
朱瞻基对这一点倒是很感同身受。
天朝上国就是“天下”。
皇帝就是天下共主,安南和其他国家都是藩属,只是皇帝不愿意直接统治而已。
所以既可以将它们的土地收归天朝所有,也不妨将天朝直属的土地赐给藩属,让它们为天朝守土。
这就是“守在四夷”。
因为天朝的体面和藩属的恭顺比领土更重要。
朱瞻基又突然想到雍正的改土归流,一时间有点恍惚。
历朝历代的丧地,固然大多是外敌入侵强占的结果,但也不乏天朝大国慷慨大度的赏赐,或者根本不当一回事……
以致数量不小的领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丢失了。
甚至怎么丢了也弄不清楚。
但是……
“唉……难啊……”
安南遥远。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耗费国力。
给与大将兵权治安南,也担忧打下之后大将自立。
“难。”
……
【用人识人:识人能力点满,用人方式很受情绪影响。】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但除了军事以外,都能善听人言。】
【评价A级·得四分】
【后世影响:雍正继承了康熙的历史遗产,又改革了康熙晚年的弊政。】
【既为乾隆强盛奠下了根基,又为乾隆繁盛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