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25章 尽行剿灭不留余孽(6 / 6)

【乾隆二十二年(1757)八月,阿睦尔撒纳感染天花而死。】

【而在此期间,兆惠和成衮扎布也在逐个剿灭叛部。】

……

天幕上。

一块巨大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天山腹地。

远岸雪峰高耸,湖边牛羊如云,恍若世外桃源。

这里是伊犁附近的赛里木湖。

是新疆最大、最美的高山湖泊之一。

正值草场返青、野花怒放的季节。

一支小部落提前下了山。

在这美丽的赛里木湖畔支起了一顶顶白色帐篷。

部落中的男人骑着骏马,慢悠悠地驱赶着牛羊,女人在帐篷里赶制一天的食物,孩子们淌着鼻涕,扯着刚返青的枝条玩着打仗的游戏。

“轰隆隆!”

突然,远处浮现一条黑线。

急促而纷繁的马蹄声响起!

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清朝骑兵形成一个半圆形,由远及近。

包围住了这里。

男人们惊讶得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这些陌生人。

女人们抱着孩子躲进帐篷里,从毡缝偷偷向外窥视。

一名将领扫视一圈,挥了挥手。

画面一闪。

依然是那块巨大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天山腹地。

但此时的翡翠染上了一丝红色。

一具具尸体倒在湖边。

它们望着湖里漂泊的头颅。

而那处小部落,早已消失不见。

只留下一处处灶坑,一痕痕车辙。

由它们来诉求这里曾有人存在过。

……

【自清廷发起平准战争以来,由于准噶尔反复叛乱,清军受到重大损失。】

【乾隆君臣对准噶尔人的信任感丧失殆尽,以致“帝怒于上,将帅怒于下”。】

【兆惠在从伊犁撤回巴里坤的途中,尝够了众多准噶尔部众降而复叛的苦头,回到巴里坤后即奏请将复叛部众尽行剿灭。】

【乾隆也早已失去耐心,他对前两次平准战役进行检讨,认为准噶尔降众多系畏威降服,实质上“反复狡诈,饰词投顺,旋即生变”。】

【他预计此次出兵,准噶尔叛军迫于时势必然还会大批投降,但只要清军撤回内地,则又会故态复萌,从而使得平准成果再次毁于一旦,“前事可为明鉴”。】

【所以在第三次平准战争开始前,兆惠等前敌将领便接到谕令,要求严厉处置准噶尔降众,“尽行剿灭,不得更留余孽”。】

【由于害怕就地杀戮会惊动尚在抵抗的部落,从而使得他们更加殊死相抗,清军采取的方式是先将被俘或归降部落头目送至京城,所属部众移往内地,其中丁壮者一过巴里坤就杀,“所余妻女老弱,分赏官兵为奴”。】

【在清朝官书中,这些一律都称之为“办理”。】

【至乾隆二十三年,兆惠、富德分两路进行合围搜杀,即便是数十户至百户的中小部落也都被按次序斩杀,而被杀者均“寂无一声,骈首就死”。】

【从内乱到三次平准战争,准噶尔地区人口锐减,“种类尽矣”。】

【有关资料表明,战前准噶尔有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人口,经此大劫,幸存者仅十分之一,“数千里内遂无一人”。】

【很多年后,诗人龚自珍途经准噶尔,发现“若乌鲁木齐,若伊犁,东路西路,无一庐一帐是阿鲁台(准噶尔)故种者也”。】

【准噶尔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地理名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