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31章 全才和珅议罪银制(3 / 5)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得有点心痒痒。

“这是个全才啊……”

不死读书、兴趣广泛、注重人际沟通技巧、还会理财!

“这种人物是皇帝最喜欢的。”

小刘据却在一旁补上了一句。

“也是国之大恶!”

“曾大父曾批言,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

“天子为天下之源,万物之枢。”

“源秽枢腐,祸贻大矣!”

卫子夫听着这一段话心惊胆战,而刘彻则神色复杂。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一边气着,一边看着天幕里不复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乾隆,叹气道:

“越是曾那么酣畅淋漓品尝过年少快乐的人,越是难以抵受晚年的凋零之苦。”

“年轻时的脑子,如同镜子一样清晰,读书过目不忘,理事丝丝入扣。”

“能从脑海中的过往经典史书、祖训遗训、大臣奏议中勾调出全部资料,加以迅速整合、对比、加工、提炼,在第一时间得出准确而高明的结论。”

李隆基出神念叨着。

他其实是最能理解乾隆的人。

“但到了晚年,这面镜子已经雾蒙蒙一片,照什么东西只能显出个似是而非的轮廓。”

“过去头脑中堆积如山的资料,如今已经丢失了索引,如同一个散乱的仓库,想寻找点什么,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跋涉。”

“就算偶尔巧合,找到一两件东西,更多的时候,则是费尽力气,耗尽时间。”

“仍然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李隆基垂下头,看着桌上的美食,苦笑道:

“以前,自己可以烛照上下古今,纵横万里。”

“老了,就只能记得三五天之内的奏章和一些特别重大的事件。”

“这时,突然碰到一个一如年轻时的自己……”

杨玉环还没老,不能理解老过的李隆基是什么心态。

但不管是什么心态。

她对皇帝的话一律不信。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出任内务府大臣。在此之前,这个负责皇室财政的机构经常是入不敷出。】

【而他就任之后不久,就面貌一新,不但弥补了以前的赤字,还出现了盈余。】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加派他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在他的经营下,这个税关收入一下子跃居全国三十多个税关的前几位。】

【两炮打响,乾隆对和珅愈加刮目,所谓“晚年依毗益笃”。】

【所有与财政有关的部门渐渐都划归和珅一人把持,他先后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内务府大臣。】

【金山银海中长大的皇帝本性慷慨,手笔很大,眼光又高,凡事精益求精,登峰造极,日常支出比康雍两朝成倍增长。】

【但祖制规定,皇帝的个人开支不得加重百姓负担,所以皇帝的种种费用的来源并非国库,必须由内务府自筹,而内务府的财源实在有限。】

【为了开辟财源,乾隆曾派内务府官员到恰克图采买俄罗斯皮货,贩到内地转卖,想大赚一笔。但由于内务府官员无能,获利无多,部分皮毛无法高价变卖,只能摊派到各处织造,使皇帝大为生气。】

【除此之外,乾隆还允许内务府对商人发放高利贷,出售部分特许商品的经营权,以牟取暴利。】

【但是由于缺乏理财高手,虽然拥有权钱交易的最大便利,内务府的收入还是增加得很慢。】

【晚年乾隆对财富的渴求越来越炽,也越来越感缺钱之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