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92章 中国自主权致敬蒲安臣(2 / 6)

……

【外交策略:同治七年(1868)在美国人蒲安臣的推动和率领下,清廷组建了第一支正规的外交使团,启程前往欧美。】

……

{1868年也是日本启动明治维新的年份。}

{明治天皇颁布诏书说,日本决定走“万机决于公论”之路,要打开国门“广求知识于世界”。}

{为何大清没能先于日本改革走进工业化时代呢?}

{这就是海外蕃邦在中华文化辐射下的后发优势体现了,况且清廷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防汉上了。}

……

大唐。

“倭国,终究会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

杜如晦的话让众人都深以为然。

倭国,弹丸之地。

想要达成英国那种体态,所需要的资源不是那一隅之地能满足的。

而根据李鸿章的话,日本的改革已然成功。

既然成功,那就势必要扩大资源收纳。

问题来了,它身边谁资源最丰富呢?

程咬金摸着胡子,突然道:

“天幕说清朝海军是摆设……”

“不会是没打过倭国?”

众人心里咯噔一声。

这不好说啊……

虽然不喜清朝……但你这时候不能拉胯啊!

……

【向欧美派遣外交使团,与“修约”有关】

【1868年是清廷与英、法、俄、美四国定好的《天津条约》修订之期,范围包括通商、征税、居住、传教等诸多方面。】

【为应付这次修约,清廷组织封疆大吏,做了两次外交政策大讨论。】

【总理衙门给各省将军督抚下发文件征求意见。】

【奕訢在文件里的大概意思就是,自道光二十年(1840)以来,传统羁縻之道在应付夷务方面越来越乏力。】

【这次修约,如果洋人的要求实在太过分,“万不可行”,朝廷自然不会迁就,就算与洋人决裂也在所不惜,总理衙门也不会有别的意见。】

……

清初皇帝眼前一亮。

这是硬气起来了?

敢拍板叫号了?

……

【但决裂要有预备,目前的预备并不充分,所以只要还有可能,便“无妨暂事羁縻”,不如还是暂时与之订立条约,“以待异日之自强”,继续韬光隐晦等待国力变强。】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一脸严肃。

“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关键的问题。”

随后脸一垮。

“这不废话吗?”

……

大明·天启时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