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势者奕訢”与“论理者奕譞”的冲突,让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在1870年进退失据。】
【当时直接负责处理天津教案者,原本应是时任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朝中“论理派”的攻击对象也主要是崇厚。】
【而崇厚是奕訢的心腹,攻击崇厚就是攻击奕訢。】
【为了脱离旋涡,崇厚于教案发生后立即给总理衙门呈递了一份情况汇报,敦请朝廷派直隶最高长官曾国藩前来主持大局。】
【曾国藩给崇厚去了一封信,表态愿意协助他办理此案,愿意与他“祸则同当,谤则同分”。】
【但是,奕訢与崇厚要的不是“曾国藩前来协助”,而是“曾国藩前来主持”。】
【于是,在奕訢的运作下,崇厚很快被任命为赴法钦差离开了天津,处理教案的重任,遂全部压到了曾国藩的身上。】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表示,这套手法我那亲爱的信王非常熟练。
“甩锅吗……”
看来这朝内不太平啊……
也是,越是朝堂末年党争就越严重。
“曾国藩……啧啧,好一口锅,可得背稳了。”
朱由校嘴角带笑,心里却一片波澜不惊。
随后……
『天启皇帝:你们大清亡了也是自寻的,这时候还提防汉臣呢,有功之臣都能当锅用,你们不死谁死啊。』
……
一众皇帝都愣了一下。
自打群情激奋骂了一通宋高宗后,这玩意儿就没怎么动过。
现在……
看着天启那骂街的话语。
一些本性就不太正经的“流氓”开始活了心了。
而这时,热闹也来了。
『乾隆皇帝:天启帝还是要保重身体为妙。』
『若阳气不足,朕这有补阳壮气之法,可使天启帝子嗣丰盈,龙精虎猛。』
众皇帝眼睛一亮!
打起来了!
……
大秦。
嬴政皱着眉看着聊天群。
“……乌烟瘴气……”
刘邦支着耳朵听着。
什么东西乌烟瘴气?
……
【这时的曾国藩已经59岁,右眼失明、肝病日重,长期遭受眩晕病症的折磨。】
【天津教案发生前夕,曾国藩似乎已觉察到自己大限将近。】
【他让李鸿章帮自己运来建昌花板做棺材,以备后事。结果花板与朝廷的谕旨同日抵达保定。】
【谕旨里殷切关怀他身体如何,又意味深长地问他是否能够处理这场教案。】
【这询问实是一种提醒:教案发生在直隶境内,曾国藩没有置身事外的可能。】
【7月8日,曾国藩呈给朝廷的《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引爆了朝野舆论。】
【折中表示,确认育婴堂并无诱拐伤害孩童之事,并准备以一命抵一命的原则处死二十人。】
【一时间“诟詈之声大作,卖国贼之徽号竟加于国藩。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
【京城湖南会馆悬挂的曾国藩官爵匾额“悉被击毁”,会馆还将曾的名籍削去,不再承认他是湖南人。】
【昔日的道德圣人,瞬间沦为举国士大夫口诛笔伐的对象。】
【昔日的中兴名将与旷代功臣,瞬间成了“谤讥纷纷,举国欲杀”的汉奸。】
【“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