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95章 还好早死的皇帝(2 / 4)

……

【“庚申之变”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同治年间,太平军、捻军俱被镇压,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也因总理衙门奉行条约外交而有所缓和,虽最高决策层仍时常因天津教案等突发事件而忧惧“庚申之变”重现,但在一般官员和普通士人眼中,清朝已是一派“中兴气象”。】

【而与“中兴”的舆论大体同步,朝堂上也出现了重修圆明园的主张。】

【年轻的同治皇帝似乎也觉得中兴之期已至。】

【1873年亲政后,他便将重修圆明园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10月,同治以给两宫太后修筑颐养天年之所为由,颁布上谕重修圆明园。】

【帝师李鸿藻一再谏阻,说这是“以有用之财,置无用之地”。】

【于是同治在11月17日再发上谕,说自己只是“择要重修”,并不是要全盘恢复圆明园的旧观,目的只是向两宫太后尽孝,且希望“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

【而所谓“择要重修”只是好听之词,实际涉及建筑多达三千余间。】

……

大汉·武帝时期

“用修园子的这份孝心,希图换取慈禧的实质性全退。”

刘彻把玩着手里的酒爵,似笑非笑道:

“若是换个时节,朕会说一句学的不错,手段尚可。”

“立了自己孝顺的形象,强化了慈禧的欢心,更把慈禧支开权力中枢。”

“但到了此时,啧啧……只能图留一句刚愎自用。”

霍去病都能看出来这是纯粹的不合时宜。

“大战之后必有凶年。”

“不如把这些钱施于百姓呢。”

刘彻轻哼一声。

“一百两能有一两到百姓手里,那都是他们祖宗显灵了。”

“一文都到不了。”

……

【皇帝的一意孤行,引来陕西道监察御史沈淮的反对。沈上奏说,国库空虚,水旱灾害频发,军务也尚有许多待办之事,此时绝非修圆明园的时机。】

【同治读到奏折后“震怒,立召见,谕以大孝养志之义”。】

【为示圆明园必修的决心,同治帝于沈淮上奏的次日又下了一道谕旨,说现在国库确实空虚,水旱灾害确实频发,军务确实还有许多该办之事,自己也是个“躬行节俭”之人,绝不肯大兴土木增加天下负担。】

【但两宫太后“亲裁大政十有余年”,现在要退下去,如果没有一个颐养天年的所在,“朕心实为悚仄”,心中是有恐惧与愧疚的。】

【所以圆明园还是得修,但“不得过于华靡”】

【这道谕旨,在五天之后引来了福建道监察御史游百川的反对。同治帝大怒,又将游百川召来诘责。与沈淮不擅言辞不同,游百川面对皇帝的斥责仍能侃侃而谈,“廷诤谔谔数百言,声震殿瓦”。】

【怒意难消的同治再次拟旨,痛斥游百川不能体察自己对两宫太后的孝心,实在是可恨至极。】

【1874年3月,在同治的一意孤行下,圆明园重修工程正式启动。内务府行文湖广四川等南方省份,要他们采办大型木材三千件运往京城使用。】

……

大唐。

“他们真的不明白同治皇帝的意思吗?”

李世民对李承乾提问道。

李承乾坐在李世民与群臣中间的位置,一阵头皮发麻。

“他们当然明白,但此时朝中势力都掌握在两宫太后与亲王手里。”

“国家也有了‘中兴’之名,此时皇帝想要夺权,群臣心中自然忐忑不安。”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贞观众臣对于这话没什么想法。

只要太子不乱来,他们就是太子最忠实的班底。

而太子还会不会乱来?

在经过大唐盘点后太子还能坐在这里,这就已经说明一切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