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文彦博出列躬身道:
【霸道强调法律镇压,用强力统治天下。】
而从李世民的这段话里,他感受到了这股决心!
而对方的求和也可以使我方有时间整修武备。
【于是,李世民引起话题,天下大乱之后,恐怕治理起来不会很快就见成效的,那应该用王道还是霸道?】
“作为君主不可一日不重视武备,此言有理。”
如此才能一雪前耻。
【这两种路线,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百姓的关系问题。】
待群臣纷纷安定不语后,缓声道:
【李世民是在戎马生涯中闯荡出来的。】
【李世民不受,只希望突厥放还掠夺的中国人口。】
【而这两个制度,就是谏官制度与封驳制度。】
天下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
“不过数年,就个个武艺精熟,悍不畏死,成为精锐之师。”
……
【而为了更好的警惕自己不忘初心,李世民建立了两个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且一直延续到帝制末尾的制度。】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败在能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
诸葛亮摇着羽扇道:
“用仁政没错,但不是说以前的君王用仁政有效,后人就要用仁政。”
只留武将一脸铁青,赵祯神色尴尬。
身着圆领袍,头戴黑幞头。
“广厦细旃,是为了让君主接近有德之人,不是用来操练侍卫以为不疑的。”
……
天幕上。
诸葛亮摇摇头。
诸葛亮望着天幕,清风吹动鬓角白发。
刘恒慢慢念叨着这句话。
……
化作霞光潋滟的四个大字。
“王道,霸道。”
“……好大的阵势!”
【可是,当上皇帝后尤其是从突厥手里买来珍惜的发展时间后,就不能这样了,还必须学习,寻找治国的经验教训。】
【所以他主张施行严刑峻法,加强统治的力度。】
这期间,帝王需忍耐耻辱富国强兵。
【但封德彝对魏征的看法并不十分认同,他反驳自三代以来,人心越来越向奸佞讹诈发展。】
但不得已而求和时,则是以财物换取时间。
《秦王破阵乐》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君主所应当重视的,首先在于增加文德,对于武功不必那样在意。”
“况且,舜以教化而感有苗,櫜弓藏箭可以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