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惧怕哥舒翰得势,伪造了一份假情报递给李隆基。】
【上言,攻打潼关的叛军崔乾祐只有老弱病残四千余人,哥舒翰心怀异志。】
【李隆基不负杨国忠重望,当即下令给哥舒翰,无视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连连上书劝阻。】
【出动二十个使者络绎不绝的来到潼关,哥舒翰在数道金牌的压力下最终决定出兵。】
【六月初四,哥舒翰大哭一场,率军出关上路。】
……
天幕上。
『自相残杀』四个字扭转成一处布满丘陵的平原。
平原在函谷关以西。
北面是黄河,南面是一道丘陵。
中间夹着七十里的隘道。
隘道的西头形成一个小平原,随后逐渐收窄。
隘道的最东头,从黄河岸边起了一小条山丘,山丘和南面的丘陵形成了一个喇叭口状的狭隘关口。
画面逐渐推进,
燕军正向山谷内抱头鼠窜,而唐军正乘胜追击。
随后,自西向东,唐军的队伍密密匝匝如同蚂蚁一般挤在了狭小的空间里。
丘陵的顶部,木头和石头源源不断的扔下。
唐军阵营立刻大乱,开始互相踩踏。
“让战车冲过去!冲过去!”
唐军前面的战车试图对叛军形成冲击。
但燕军在东口堆积了稻草,乘着东风点着。
瞬间!
大火瞬间蔓延引燃山间林木,随即形成一片火海!
唐军前冲的马车也被焚烧起火。
遮蔽山谷的烟雾弥漫开来……
厮杀声震天而起……
……
【六月初八,哥舒翰领兵与燕军决战。】
【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五万在前,庞忠等率十万大军继后,另派三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
【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被诱进隘路。】
【叛军伏兵突起,投滚木檑石,唐军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
【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冲击,被燕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
【烈焰浓烟冲向唐军,人人睁不开眼目,只能在烟雾中刀枪乱舞,结果杀死的都是自己人。】
【后面的弓弩手看见前方起了战斗,以为燕军杀了过来于是万箭齐发,箭囊全都空了。】
【日影西斜,烟雾散尽。】
【唐军才蓦然发现,前方只有几十辆烧焦的草车和遍地横尸的唐军,一个燕兵也没有。】
【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
【唐军前方被堵,后路被截,顿时彻底崩溃,人人争相逃命,有的丢弃盔甲逃进了山谷,更多的因相互推挤而掉进黄河,纷纷溺毙。】
【一时间,隘道中到处是惨不忍闻的嘶喊和哀号,死亡的喧嚣直上云端,响彻天地……】
【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
【哥舒翰只带数百骑狼狈逃回潼关。】
【唐军近二十万人的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余人。】
【六月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哥舒翰被部将挟持至洛阳,投降安禄山。】
……
天幕上。
勤政楼内。
一直红光满面的李隆基,此时一脸破败之像。
双眼无神,不知注视着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