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海家每年给倭寇那么多银两,都将成为杀向我大周子民的兵刃。”
除了徐长志之外,陈大牛与林兆远,是卫渊最放心的人。
海清眉头紧皱。
陈大牛越想越激动,道:“不!放火烧山!”
水军一旦建成,必然是属兵部管辖,而卫渊乃是兵部侍郎。
两浙、东南一带,有搁置很久的老旧战船,翻新翻新,不是不能用。
经过当地皇城司协助,斥候已经探查出倭寇的几个窝点。
卫渊为何敢敲海氏竹杠?
海忠的堂弟海清,也是实属无奈。
也算是给领兵前往东南的统帅示好。
海清连忙摇头道:“不可!”
是否要将他们抄家,就看朝廷与赵祯的意思了。
卫渊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
“每年秋时,会将账簿送到忠勇伯府,让伯爷您,亲阅。”
平日里出海或是在陆地上靠打家劫舍为生。
平日里,韩章说,自己乃寒门出身,狗屁的寒门,他老爹,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自从来到京城,被卫渊火速提拔之后,他的性格、心境,都在发生变化。
规模很小,最小的仅有十几人。
这预示着,将来不用再给倭寇钱财了。
那是因为,他们卫家往上三代一查,全特么是穷人。
江稷深深作揖,随后离开此间,前去城外,向陈大牛等人说卫渊的意思。
他们自然要上赶着捐钱,让工部造船。
如今朝廷要平倭,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在山坳间安营扎寨。
但是不当家不知当家苦。
海家每年给倭寇钱财,也不仅限于海州沿海附近。
“.”
卫渊大笑道:“这就对了,今后,卫海两家,同进退,共荣辱。”
陈大牛冷哼道:
海清一脸为难。
毕竟,关于练兵这块,赵祯谁也不信,就只信卫渊。
再则,待时机成熟,卫渊上劄子,将水军划到马军司麾下,也不是不可能。
卫渊曾试图送给包家一座宅院,不大不小,今后如果包家无人在京为官,最起码,仍能生活在京城里。
原本以为,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恶战。
大多时候,一些品阶较低的京官,如不贪赃枉法,仅靠着朝廷给的俸禄,压根就买不起房子。
此地靠海极近,步行也就三刻钟。
规模最大的倭寇,在山坳间的一处寨子里。
他老爹的弟弟,乃是相州首富。
从代州而来那名将士皱眉道:
“将军.卫帅说过用火不详,那日您在关外烧粮,是迫不得已之举。”
就连韩章也不能免俗。
卫渊笑道:“海家主想明白了?”
包孝肃至今为止,还住在开封府衙里。
唯独在卫渊面前,他还是那个常将‘俺太笨了’挂在嘴边得陈大牛。
而在麾下将士面前,他是一个狠辣果决的猛将,是不惜代价,也要达成目的得陈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