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85章 海运试点福州(2 / 3)

“卫帅,我等齐心协力,在您与荡虏军未来之前,监造了六十艘战船,其中最大的楼船有百尺之高,贵军乘此战船,必让海上贼子闻风丧胆。”

杨怀仁皱眉道:“那要船只有何用?”

福建路多氏族,多半进士,都出自福州氏族。

这个时代的福州,已然进入了到了一种经济、文化都较为繁荣的时代。

“永嘉郡情况亦是如此,不过,卑职散出去的人里,倒是查到了不少倭寇隐藏的据点,初步估计,这批倭寇约有两三百人。”

他在,东南因海运一事,就乱不了。

倘若海运一启,卫渊再想改变沿海一带的海防大业,就难上加难了。

听到这里,卫渊好奇地看向蔡襄。

福州有著名的七大氏族,以林、吴、蔡、刘四大家族为首。

即使像是张夏这种封疆大吏,目光也是看在了两浙整体的经略发展上。

将一些事情迅速敲定。

但赵祯的旨意中明确有说,让卫渊平倭。

听他们说到这么多,卫渊也忍不住感慨称赞道:

卫渊抵达福州。

蔡襄应声道:“七日前来过,范大人也说,福州可率先开启海运。”

倘若利润较少,经由福州官府审查,这批税收会全退,或是退一部分给其余地方的一些商贾。

温州这时称‘永嘉郡’。

卫渊与杨怀仁行走在海边,周围都是满甲营的将士在布防。

听张夏说到这里,两浙各地刺史心中也已了然。

卫渊手中有兵,又可节制东南三府所有兵力,别说张夏这种封疆大吏,哪怕是苏州的吴王,又能如何?

蔡襄想了想,直言道:“请卫帅放心,卫帅重点关照的一些商队,下官可以保证,如待福州商队一般无二。”

这二人的权力不可谓不大。

他的功绩,可不在使各地税收提升上,这是范纯仁这位东南经略使的责任。

“卫帅,我福州百姓已准备妥当,只需卫帅派遣一支军队,即可使我福州海运无忧矣。”

而能通海运的地方,范纯仁也能插上手。

届时,蔡襄便也就不用在这福建路为官了,摇身一变,成为京中大吏也是迟早的事情。

卫渊继续南下,前往台州、温州等地,巡视了各地海防。

“由你暂时接管永嘉郡海防事务,将此地余下毒瘤,一一拔除。”

当日,各大氏族宗老、福州刺史、福建路转运司都指挥使‘蔡襄’与福建路文武官吏,齐齐来到福州海防营外拜见卫渊。

可若各地世家商贾不那么做,谁能保证可以参与海运生意?

即使能够参与,卫渊以铲除倭寇之名,也势必闹到人心惶惶的程度。

这是让两浙境内刺史最为担忧的一个地方。

蔡襄面色大喜,“如此,我等拜谢卫帅。”

而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如今正一门心思扑在朝廷的海防大业之上。

几人陆续回应道:

“听闻卫帅在海州说,杀倭寇可赏银钱,老朽与几位氏族宗老,早已做此事,军民上下一心,倭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因此,才有许多京官说卫渊是‘东南柱石’,一点儿也不为过。

“若是卫帅不见,本官就一直跟着他。”

所谓东南安抚招讨使,到底哪里才算是东南?朝廷也没个定义。

“若是闹到人心惶惶,使各州府错失此次良机,届时,百姓难,世家商贾难,我等为一方官吏,更难。”

“所谓巩固海防,无非御近海、固海岸、严城守三策而已。”

翌日。

后者解释道:“福州乃福建路重镇,此前,下官就督促福建军民同心,共造战船,用来抵抗倭寇。”

期间,台州、温州等诸多地方官,前来拜见卫渊。

两日后,卫渊快马抵达温州,召见当地皇城司指挥使‘耿田’。

“.”

身为东南封疆大吏,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的,将会是整个东南的百姓。

这就如吴王所言,看卫渊这个执杆人,愿不愿意走个神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