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欣喜若狂道:“谢卫帅栽培,请卫帅放心,下官必以卫帅马首是瞻,完备福建路抗倭、海防事宜。”
“若是东南沿海各州府如福州这般,则倭寇难兴。”
也就是说,只要沿海一带区域,有涉及到倭寇的地方,都归卫渊来管。
经此一事,可以预料到,不远的将来,福州的经略之事,将会超越苏杭!
“我两浙经略兴盛一事,左右,是绕不开那位卫帅的。”
自从朝廷宣布开启海运的那一刻。
“只要抱有誓与倭寇不共戴天之决心,区区倭寇,自然也就不能影响福州分毫。”
听到耿田的汇报,卫渊吩咐谢武,
卫渊道:“让户部与工部造船,是为了今后可以更为顺利的成建水军。”
知否里,明兰后来有了诰命,就是‘永嘉郡夫人’。
“建立水军,已然迫在眉睫。”
杨怀仁恍然大悟,“正因如此,卫帅才要积极改造各地海防?”
卫渊道:“是也不是,倭寇是杀不尽的,我们能杀一批,不见得能一直杀下去,迟早是要回京城的。”
“他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等还能有得吃食,若是本着涤荡寰宇的心思.只怕两浙境内,会死很多人.”
“倭寇自此处上岸,犹入无人之境其余地域情况大抵相同。”
卫渊笑了笑,道:“好说。”
“福州无倭寇,即使有,也是一些小虾米,如今朝廷已开海运,卫帅是否要将福州率先正式开启海运?”
两浙官吏的情况,与福建路、江南路、广南东路部分地区情况相似。
“待我们走后,如若倭寇卷土重来该如何是好?不设海防,每每有倭寇滋生,朝廷便要派遣大军围剿。”
“若不与其谈一谈,海运之事怕是难以有個好结果。”
“暂且留首脑性命,逼他们供出与其有染者。”
反之,利润很高,则不予退之。
“届时,荡虏军的优势荡然无存本帅不希望东南之行,会让新军将士损兵折将。”
届时,又有多少人敢参与?
一些穷困的州府,甚至要联合起来,才能与海外诸国签订一笔大单。
杨怀仁问道:“卫帅想要如何做?”
今日天色阴沉,海风吹拂,略显凉爽。
听到这里,卫渊看这蔡襄愈发顺眼,
“既如此,这事就暂且定下。”
“福州海防诸事,多亏仰仗各大氏族,福州境内不少百姓,都是靠海而生,因此,福州在处理倭寇的问题上,便就极为认真。”
不是说一千不行,能打富裕仗,没必要往穷了使。
蔡襄笑着拱手道:“得卫帅赞扬,乃我福州百姓之幸也。”
因此,福州反倒是受倭寇侵染最轻的重镇。
张夏叹道:“卫帅途径杭州之时,本官曾前去拜见,然而,卫帅以行军为由拒绝。”
言语间,他有留意卫渊的脸色,见对方淡定如常,才继续说道:
这得利于福州各大氏族齐心抗倭的好处。
更是科举重地,儒教重镇。
卫渊抵达福州的消息不胫而走。
“只不过,若是开启海运,只由福州氏族派遣商船队伍出海,略有不妥。”
如果卫渊来搅局,各地经略兴盛之事,岂不成了白日做梦?
随后,卫渊与杨怀仁继续巡视永嘉郡海防。
又过两日。
最后一句话,是在告诉蔡襄。
关于首批海运的试点,也不能怪卫渊必须要谨慎为之。
“福州境内氏族商贾,都会感恩卫帅。”
“那范纯仁虽为东南经略使,可说到底,不过是傀儡罢了。”
言外之意是,您在东南的这段时间,我只听您的。
至于范纯仁.就让他做个东南的‘祥瑞’(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