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赞同此事。
这范纯仁与海舟关系极好,二人是同一年进士,本着同窗之谊,也要帮着海舟将一些事情敲定。
为确保那批军器无恙,他想,用这种方式,来讨好卫渊。
“这么说,你是刻意到了我老家,去打探我了?不知你都打探到了什么?”
满香楼包厢里。
“我去了苏州,游览了太湖,还在那里钓了鱼,苏州百姓都很热情.”
朝廷急于将倭寇之患肃清,就是因为,要保证海外诸国的商船安全抵达大周。
借此,也能让朝廷获得一些利润。
一整座酒楼,都被后者包了下来。
“这件事情,本帅是做不了主的,需要汇报我朝陛下。”
后者顿时会意,连忙向身后一人小声道:“吩咐下去,可以上酒菜了。”
大周毕竟是天朝,每年来朝贡的海外诸国很多。
此地颇为有名,当年,吴楚曾在广陵交战。
经由鸿胪寺随行官员的翻译。
“.”
“那儿有许多跟您同姓之人,我们买了很多礼物,送给了他们,他们都很高兴。”
按理说,大周暂时与两国是休战和睦的状态,三国间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
想要尽快促成各国贸易合作,所有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
对此,卫渊也很好奇,
“听闻倭使没有前往我大周素有天堂之称的苏杭,反倒是在扬州待了许久,不知为何?”
“但,两国有的,我大周有,两国没有的,我大周也有。”
“尊敬的卫将军,我来自真腊国,我去了杭州,见识到了贵国素有天堂之称的地方,那里很美,生活在那儿的百姓,穿的衣服,也都很美。”
原本卫渊是打算待范纯仁到了福州以后,一同去接见诸国使节。
索性,干脆就以福州为试点。
杭州盐课改制一事,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他需要给海舟助阵,否则杭州各方势力众多,唯恐海舟一人难以招架。
甚至,他将代州当为老家,都没考虑到扬州广陵。
说罢,也不容平忠盛说些什么,就又说起其余事,
“在来之前,本帅听说,你们都有意趁此机会,与辽、夏通商。”
前世,他就比较讨厌那个地方的人。
平忠盛很快应声道:“听闻卫将军您乃是扬州人士,所以在下就想瞧瞧,到底是怎样的钟秀之地,才能诞生像卫帅您这样的英雄。”
卫渊双眼一眯,“你是听何人说起我老家在哪?”
扬州广陵县虽然是卫渊的老家,但卫渊对那里的归属感并不强烈。
“这几日,你们都去了我大周东南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有何感悟?”
海运之事,办好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听到卫渊的声音后,各国使者都很默契点头,
“如果能与辽夏两国有经略往来,那更合适不过,即使没有,也不妨碍与贵国互通贸易。”
若是听说,有哪個倭人娶了中华之女子,他就不停摇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