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太懂,卫渊为什么要这样做?
何苦来哉?
盛维亲自跟着商船前往海外诸国,待第三批海运结束之后,已经是八月下旬的事情了。
头三批海运安全无误,这就代表着,后续海运事宜,可以照常推行。
“我会跟随诸勋贵船队一同前往倭国。”
“如此想来,应该并无大碍。”
荣显连忙道:“绝无此意,只是有些不太放心这批军器的安危而已。”
他是有了政绩,但也不能断了后来者的路。
在杭州时,明兰等人已为大老太太庆贺完寿辰,返回京城,并未跟着盛维前来福州。
卫渊笑道:“你是不放心那批军器,还是不放心本帅?”
这不时之需是什么?
陈大牛心中虽然有诸多疑惑,但并不会询问。
“到底有多少军器?卫兄不妨和我透个底?”
至于无需假扮倭寇…卫渊没打算留活口,否则不利于后续的海运发展。
卫渊吩咐下去。
范纯仁笑道:“还是官家智慧超群,倒是显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多虑了。”
信上的内容,苏杭二地官吏热情款待自己的事情。
不过,明兰返回京城这件事,倒是让他有些归心似箭了。
“待本帅什么时候返京,你们再什么时候护送军器前往倭国,如何?”
“为以防万一,所以要将这批军器单独护送。”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难道你想让官家给百官一个说法?”
盛维靠着卫渊的关系,拿来一些生意契约,连忙将准备许久的货物装船,以待随时出海。
范纯仁倒吸一口气,道:“陛下的意思是?”
卫渊摇头道:“不用多此一举。”
这才过去多少时日?就不行了?
趁着卫渊愣神期间,荣显继续说道:
“最近这些时日以来,家父一直心心念叨着军器之事,家父说,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帮着官家,将这批军器远销海外。”
事情即将发生,卫渊此刻如实去说,倒也无妨,
卫渊一愣,这富昌伯情况,竟是如此严重了吗?
上次见他时,虽然有病缠身,但看着却与常人无异。
为了不让卫渊过于担忧此事,明兰又特别写到,离开苏杭时,已为二地官员送上礼物,以还他们的款待。
如果荣显去的话,那荣显必须要死在大海上。
杨怀仁问道:“是否要遣一名将领扮演倭寇?”
所以,在众人眼里看来,有些笨重的陈大牛,却是最为清醒的那一个。
也正因陈大牛这份独特的清醒,军器一事,卫渊交给谁都不放心,唯独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