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变后掠翼会导致很好的升力,很好控制性,甚至能加大滞空时间,但是弹药量不足,这是要命的,而增加的那点滞空时间,弄不好还没有燃油携带量减少影响的多,怎么会是变后掠翼?!
“呃,能不能问题少点……算了,我从头说好了,这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引起的。”魏槐搔搔脑袋,对连珠炮一样的问题,表示压力很大,“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架飞机跟现有飞机完全是两回事,它是第一架全电驱动超音速战斗机。”
看蒋维先好像又要有问题喷来,魏槐赶快比划出暂停手势,制止了一场灾难,对耳朵的灾难。
“这款机型改造自j-20,虽然是舰载机,但跟f-35和j-15不同,它属于重型战斗机行列,正式名称是j-21a,双发单座,航程4200公里,战斗半径1800公里,升限19200米,最大速度2.2马赫,巡航速度1.75马赫,比j-20略慢,机长21.20米,机宽11.93米,机高3.20米,主翼展9.2米~14.33米,主翼面积最大时约73平方米,跟j-20差不多,鸭翼展2.70米,动力系统是新研制的dws-03电动涡扇发动机两台,可以提供2x55~156千牛的动力。
需要说的是,电动机不像燃油发动机,它可以任意调速,可以获得更灵活的动力,甚至空中停机也无所谓,这不像燃油发动机,一旦停机就会很危险,必要时,可以可以直接关掉发动机,以获得有效的减速,甚至单侧启动,配合方向舵获得巨大偏转扭矩,更快的转弯。
不过也有缺陷,电动机的爆发力不足,它必须要平滑上升下降,虽然经过调较,这个过程并不慢,但是比燃油发动机的爆发力,还是有很大不如,空战时需要注意。”
“j-21a?”蒋维先皱皱眉,问道,“那就是还有其他型号了,是什么?”
“后缀a代表滑跑起飞,后面还有b、c、d三个型号。b型是电子战型号,取消了武器舱,强化了能源载量,速度,升限,还有滞空时间,并换装了更大功率的雷达系统;c型是垂直起降型号,不过能耗太高,载重量和航程较短,前途不怎么看好,暂时放弃了;d型是双座教练机。”
“那它的航电系统是怎么样的?”边上一个30来岁的年轻军人,忽然插口问道。
说他年轻,是因为周围的人,最年轻也要在40岁上下了,几位主力舰舰长更是在五六十岁开外,年轻的基本都是副舰长,或者大副,将来的预备舰长。
这位显然也不例外,魏槐目光移过来之后,蒋维先指着年轻人介绍道:“呵呵,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瓦格良的飞行大队队长,李三田,跟你一样,年轻有为的很呐。”
(丫的,写成瓦良格了,以前为了防敏感,特意改成了瓦格良,结果自己都忘了,晕死!当然,现在改成了辽宁舰,不过名字如此定,就延续,大家当没改吧。)
“呃,你好。”魏槐打着招呼,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飞行大队大队长?一艘航母上,与舰长齐名的家伙,居然这么年轻,这让魏槐没有想到,但很快,魏槐就收回了目光,年轻也没什么不好嘛。
“是这样的,”魏槐开始介绍,说道:“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机体的航电系统基本没有太大改动,还是继承了j-20的设计,不过,内部计算机全部换装了光路设备,而且软件方面也经过了针对性的优化了,所以虽然还是原本的设计,但是处理速度和计算冗余都大大提升,从综合性能来看,提升还是很大的。”
“提升能大到什么程度?”李三田继续追问。
“基本上,纯以计算机处理速度,像回馈分析,照射锁定,以及追踪速度,锁定目标数量等方面来看,比我军现在的空警3000预警机相差不大,当然,由于雷达方面的差距,在扫描半径,扫描范围,扫描精度等方面,还是没得比的,而且,空警3000现在也在筹备着换装光路机,一旦换装完毕,这性能差距就更大了。”魏槐回答道。
魏槐的回答,让李三田不由得撇了撇嘴,搞什么啊,战斗机跟预警机能比嘛,有必要比嘛,一个业余,一个专业,甚至造价也没得比,空警3000一架,机体加电子设备,造价近3亿米元,这什么j-21a,按照国情,怎么也不会这么贵吧。
这消息虽然没预想的好,但一样让人振奋,实战中,攻击机会通常只有一两次,只有两三秒,其他时候都是在搜索、分析、锁定,被甩脱,敌人也不是木头人,然后就得再扫描,再分析,再锁定,如果计算机占据优势,那么这个过程就快,就代表攻击的机会会多,这一样的空优。
不能先敌发现,那么先敌攻击也好,不是吗?飞机的价值,一半在机载设备,机载设备,都是计算机控制的,包括导弹。
“我没问题了。”李三田一个敬礼,然后后退了一步,把自己隐入人群。
“魏工,你继续介绍,这种飞机的续航能力如何,空战机动性如何,看他用的变后掠翼,而且鸭翼也很怪,应该有特殊用途吧,还有,它的重量是多少,载弹量又是多少?”
蒋维先接过话头,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对飞机的兴趣,一时间远远超过了正在被调试的地效航母,毕竟地效航母在他看来,只能用在特种作战中,如现在,而在常规战争中,地效航母的作用远远不如常规航母,毕竟地效航母只有四架战机,常规航母有四十架战机,战力差太远了。
而舰载机不同,可以用在地效航母上,那同样可以搭载到常规航母上去,看刚刚介绍的性能,其性能远远超过了现在的舰载机j-15,毕竟j-15是轻型战机,跟重型战机在航程,载弹量,滞空时间上,没得比。
“哦。”魏槐点点头,说道:“j-21a由高密度电胶原体驱动,电胶原体不同于航空燃油,一般情况下是一直保有在战机内部的,而且能量充满与否,重量变化并不大,所以战机的常规重量较大,扣除电池组,空重11吨,加装能源舱后重20吨,之所以采用前掠鸭翼,变后掠翼设计,也是为了抵消这种重量带来的机动性损耗,毕竟,飞机越轻,机动性越好,燃油会消耗,电池可不会。
j-21a采用了前掠鸭翼,变后掠翼机翼,所以机翼升力很高,其不损失灵活性的条件下,空战重量就可以达到28吨,几乎跟j-20相当,当然,最大起飞重量就不如了,j-21a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2吨,比j-20要低5吨,毕竟这是舰载机,不过,由于没有燃油拖累,弹药的携带量实际上并不比j-20低,反而略高,j-20是11吨,j-21a是12吨,只不过,最大载弹量的时候航程略短,这个没办法,不过反过来,空中充电,要比空中加油简单些,这算是好处吧。”
“为什么不把太阳能帆板加上去,这艘地效航母,好像就是因为使用太阳能帆板,所以续航能力极强吧。”忽然有个人,指着靠岸调试的地效航母,问道。
“哦,”被打断,魏槐一滞,然后解释说:“能装,但得不偿失。j-21a的机翼总面积不过73平方米,全贴上太阳能帆板,发电量也不过刚够飞机航电系统用,但飞机本身的航电系统,其耗电量和发动机耗电量比是1:874,微不足道,贴上太阳能帆板后就无法使用沙皮反射材料涂层了,会让雷达反射面积由原本的0.03平方米,增大到1.21平方米,所以取舍下来,就放弃了。”
蒋维先狠狠蹬了冒失的家伙一眼,驱动二三十吨的重型战斗机升空,傻子都知道这电动机功率巨大,怎么看也不可能是航电系统能望其项背的,如果说这问题是普通人问的,还有情可原,丫的,航母就在南海舰队,居然还有人不知道飞机起降的能耗,回去得好好的收拾一下这家伙。
“我继续了,”魏槐打个招呼,继续说道:“j-21a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特制的银铜合金插头外接充电,从零刻度到充满,需要大约12分钟,这是因为地效航母的弹药整备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彼此匹配。”
“整备这么快?!”一个50来岁的大校军官,惊讶的插了进来。
这人魏槐认识,见面时,蒋维先介绍过,华国第一艘航母瓦格良号的先行者,舰长张争,大校军衔,出身于东海舰队,护卫舰舰长,是个很能耐的老家伙。
魏槐笑笑,耐心的解释说:“嗯,地效航母航速快,一切整备都得放到内部进行,所以内部就很狭小,没有多少人活动的空间,所以,地效航母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动机械手来动作,人只是做辅助,所以整备就快了,这些一会儿大家可以去看看。”
“能复制到常规航母上吗?”张争追问。
“能,但没必要,这套设备太复杂,地效航母只有四架飞机,所以可以这么做,如果同时进行十几架飞机的整备,这套设备并不比人快不说,维修维护就是天大的麻烦。”
当然,实际原因并不是这个,再复杂,只要有效果,军队是不吝啬于装备的,实际原因是因为航母几年后就得全部退役,改装根本没必要,现在舾装台上的,以及你个铺好了龙骨的航母都已经停建了,何况在运行的。
不过这么一说,张争就点点头,不再说话了,魏槐再次笑笑,然后继续被接二连三不断打断的话题,说道:“除了外接供电,战时时间紧张的时候,j-21a还可以弹开能源舱舱盖,直接更换整套电池组,这样在时间周期上就会减少很多,大约5~6分钟就可以再次起飞,不过这点时间,大概也就够换装空空导弹的,而且,这需要设备,地效航母空间有限,没有装,只能用外接供电的方式。